6.如圖為上午8:00太陽光經(jīng)過水平鏡面反射的光路圖,請大致畫出一小時后太陽光照射同一點的入射光線及對應的反射光線.

分析 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找到反射角的大;再確定早晨8:00經(jīng)1小時后入射光線的入射方向的變化,確定入射角的變化,從而分析出反射角的變化.

解答 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早晨8:00經(jīng)1小時后,入射光線逐漸向法線靠近,入射角逐漸減小,反射角也逐漸減小,如圖所示.

點評 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在入射光線和法線決定的平面內(nèi),入射角減小,反射角也跟著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燈絲電阻不受溫度影響,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2Ω.當S閉合,S1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端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6V;當S、S1都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b端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2A.
(1)當S、S1都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多少?
(2)電源電壓是多少?
(3)S閉合,S1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a端時,燈L在10min內(nèi)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為了比較A、B兩種液體比熱容的大小,某實驗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分別裝入A、B兩種液體,將試管放入完全相同的盛水燒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

(1)實驗采用水浴加熱,目的是使溶液A、B均勻受熱;
(2)在試管中裝入液體A、B時,要控制他們的初溫和質(zhì)量相同;
(3)加熱相同的時間,是為了液體A、B吸收的熱量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4)加熱相同時間后,液體A、B的溫度如圖所示,這表明液體B(選填“A”或“B”)的比熱容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10Ω 2A”字樣,求滑動變阻器兩端允許加的最大電壓.
(2)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分別為2Ω和8Ω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相同,求電阻R0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智能手環(huán)可以記錄佩戴者的運動情況,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手環(huán)是靜止的;手環(huán)數(shù)據(jù)可由藍牙通過電磁波發(fā)送給手機,使用戶在朋友圈獲得排名和點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某段輸電線由鋁絞線組成,為避免冰雪天時因附著冰塊變粗變重,造成斷線危險,附著在線上的冰重與鋁絞線重之比達到8:3時,就必須進行除冰作業(yè).已知該鋁絞線的直徑D0=9mm,ρ=2.7×103kg/m3,ρ=0.9×103kg/m3,每公里鋁絞線的電阻R=0.56Ω.鋁絞線變粗前后橫截面均看作圓,如圖所示.
(1)求需要除冰時冰凍變粗鋁絞線的直徑D.
(2)有一種除冰方法叫“短路熔冰”.即短時間內(nèi)輸電線不經(jīng)用電器直接通電,利用導線本身發(fā)熱熔冰.若短路熔冰時通過鋁絞線的電流是600A,每千克冰熔化吸熱3.36×105J,熔冰效率為80%,則每公里鋁絞線每秒鐘可熔冰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小明用手將小球浸沒在水中,小球排開水的質(zhì)量是0.1kg,此時小球受到的浮力是0.98N(g=9.8N/kg).若小球的質(zhì)量為0.3kg,松手后小球會下沉(選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2016年5月6日上午許,我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在長沙開通試運營.這列被命名為“追風者”的磁懸浮列車,離地8毫米,設計最高時速100公里,全程18.55公里,“首秀”用時18分種,則“首秀”時平均速度約為61.8km/h.磁懸浮列車的原理是運用磁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的性質(zhì).當今,世界上的磁懸浮列車主要有兩種“懸浮”形式,一種是推斥式:另一種為吸力式.這次,我國自行車開發(fā)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屬于吸力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一鐵塊的質(zhì)量會發(fā)生變化的情況是( 。
A.將它熔化成鐵水B.將它軋成薄鐵片
C.將它切掉一個角D.將它從地球運到月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