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手邊有一規(guī)格為“2.5V  0.25A”的小燈泡和兩節(jié)新干電池,為了使小燈泡正常工作,應把兩節(jié)新干電池串聯(lián),再給小燈泡串聯(lián)一個阻值為2?的電阻.

分析 干電池串聯(lián)使用時,總電壓等于各干電池電壓之和;
電源電壓大于燈泡的額定電壓,要使燈泡正常工作,應給燈泡串聯(lián)一個分壓電阻,由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求出串聯(lián)電阻電壓,然后由歐姆定律求出串聯(lián)電阻阻值.

解答 解:因為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所以需把兩節(jié)新干電池串聯(lián)使用;
電源電壓大于燈泡額定電壓,要使燈泡正常發(fā)光,應串聯(lián)一個電阻R;
串聯(lián)電阻兩端的電壓UR=U-UL=3V-2.5V=0.5V,
串聯(lián)電阻阻值:
R=$\frac{{U}_{R}}{I}$=$\frac{0.5V}{0.25A}$=2Ω.
故答案為:串聯(lián);串;2.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及歐姆定律的應用,難度不大,是一道基礎題;知道串聯(lián)電阻可以分壓,燈泡在額定電壓下才能正常工作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有生命或有動力的物體才會施力,無生命無動力的物體只會受力,不會施力
B.只有當兩個物體直接接觸時,相互間才會發(fā)生力的作用
C.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用手捏一個易拉罐,易拉罐變癟了,表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用滑輪和斜面構成一個組合機械,把重1710牛的物體G由A點拉到斜面的頂端C點,拉力F=1000牛,斜面高h=1米,斜面長L=2米,由于摩擦的原因,滑輪對物體的作用力F1=950牛.求:
(1)斜面的機械效率η1;
(2)滑輪的機械效率η2; 
(3)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η;
(4)你發(fā)現(xiàn)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和滑輪的機械效率的關系式是η=η1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是一款“智能照明感應小夜燈”.當有人進入燈的人體感應器的范圍內時,感應器探測到的人體便自動觸發(fā),感應燈亮,延遲25S后自動熄滅.當周圍環(huán)境達到一定響亮時,感光器觸發(fā),即便有人進入人體感應器的范圍內感應燈也不亮,從而有效節(jié)能.感應燈選用一顆功率為5W的白光LED,亮度相當于10倍功率的白熾燈,LED燈頭應用凹面鏡碗可增強光照距離.根據(jù)以上敘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人體感應產生作用的是人體發(fā)出的紅外線
B.人體感應器與光感應器之間是并聯(lián)的
C.5W的白光LED燈消耗的電能 一定比亮度相當?shù)陌谉霟粜?/td>
D.燈頭處鏡碗利用了光的折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的四種場景中,拉力F1、F2、F3、F4大小相等,在相同時間內拉力的作用點移動的距離也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別記為W1、W2、W3、W4,拉力所做的功率分別記為P1、P2、P3、P4,下列關于它們的大小關系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W1=W2<W3<W4   P1=P2<P3<P4B.W1<W2<W3<W4   P1=P2=P3=P4
C.W2<W1<W3=W4   P2<P1<P3<PD.W1=W2=W3=W4   P1=P2=P3=P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給一個電阻其兩端加上6V電壓,流過的電流為0.2A.其電阻為30Ω,電壓變?yōu)?2V時,其電阻又為30Ω.
阻值為10Ω的電阻R1,與阻值為25Ω的電阻R2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是35Ω.若通過R1的電流為0.2A,則通過電阻R2的電流是0.2A,R2兩端的電壓是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圖1中A、B兩種繞線方式不同的滑輪組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些實際問題.

(1)下表是實驗中的幾組數(shù)據(jù),請在空白處填上相應的計算結果.
實驗
次數(shù)


物塊重
G/N
物塊上升
的高度
h/m
有用功
W/J
拉力
F/N
彈簧測力
計移動的
距離s/m
總功
W/J
機械
效率
1A0.500.20.100.200.40.08125%
2A1.900.20.380.950.40.38100%
3B0.500.20.100.250.6
4B1.900.20.380.750.60.4584.4%
(2)實際中機械效率<(選填“>”“<”或“=”)而表格中1、2兩次實驗的機械效率分別為100%和125%.這是什么原因?通過觀察圖2和圖3,手持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時,發(fā)現(xiàn)指針的位置不同,圖2中指針在零刻線的下方.
(3)經過分析,找到了機械效率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輪組A進行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細繩實際的拉力要小,要測量值計算出總功比細繩實際拉力做的功要小,因此測得的機械效率比實際效率要高.
(4)實驗總結: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試驗中,考慮彈簧測力計對讀數(shù)的影響,測拉力時,彈簧測力計一般要豎直向上勻速移動;若彈簧測力計倒置時測拉力,要先將指針調至零刻線處.
(5)若用同一滑輪組提升更重的物體,機械效率將變大(填“變大”、“變小”、“不變”或“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以下是小紅“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部分實驗過程.
(1)某次實驗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則R兩端的電壓是2.4V.
(2)實驗中,小紅分別把5Ω、10Ω、20Ω的電阻接入電路做三次實驗,每次閉合開關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如表格所示.
實驗次數(shù)電阻R/Ω電流I/A
150.48
2100.24
3200.12
(3)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結論: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4)本次實驗中多次實驗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下列簡單機械的使用中,屬于省距離的是( 。
A.
食品夾
B.
壓面機的搖柄
C.
吊車的吊臂
D.
滑輪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