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中,明輝同學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圖所示,實驗過程如下:
(1)探究中,不重復操作,合理的順序是:丙、乙、甲、丁、戍.
(2)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F=0.4N.
(3)步驟的操作有錯誤:乙,水面與溢水口不相平,導致本實驗測量的F>G.(選填:“>”、“=”或“<”)
(4)若溢水杯裝滿水,則戍圖與丙圖測力計的讀數差應該是0.4N;石塊的體積應該是4×10-5m3

分析 (1)利用彈簧測力計可以得到固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利用溢水杯、小桶和彈簧測力計可以得到固體排開的水重.兩者比較,可以得到浮力等于什么.
(2)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每小格為0.2N,根據伸長的格數可以計算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根據F=G-F得出浮力的大小,.
(3)要正確測出物體排開水的重力,則應在溢水杯中裝滿水,然后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并收集排出的水.
(4)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根據FgV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即為物體的體積.

解答 解:(1)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是:
丙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乙 溢水杯中裝適量的水;
甲 測出實心物塊所受的重;
丁 把物塊浸沒在溢水杯中,測出浮力同時收集撐開的水;
戌 測出桶和撐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
(2)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每小格為0.2N,物體受的浮力F=G-F=2N-1.6N=0.4N;
(3)在步驟乙中,將水倒入溢水杯中,但沒有倒?jié)M水,這樣溢出的水小于實心物塊排開的水,導致本實驗測量的F>G;
(4)若溢水杯裝滿水,則戍圖與丙圖測力計的讀數差就是排開的水重,應該等于浸沒在水中的實心物塊收到的浮力,即G=F=0.4N.
由FgV得物體的體積:
V=V=$\frac{{F}_{浮}}{{ρ}_{水}g}$=$\frac{0.4N}{1×1{0}^{3}kg/{m}^{3}×10N/kg}$=4×10-5m3,
故答案為:(1)丙、乙、甲、丁、戍;(2)0.4;(3)乙,水面與溢水口不相平;>;(4)0.4、4×10-5

點評 本題來源于課本,重點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過程,應熟練掌握,記住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小球被拋出后,會落向地面,是因為受重力的作用,該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用彈簧測力計測得該小球重 3N,則其質量為3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下列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
A.
下水道存水管
B.
水壺
C.
抽水機
D.
地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剛剛包好的餃子,放入水中會下沉:而過一會兒餃子會浮起來,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一束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到達光屏上,光屏上應該有七種色光,這種現象稱為光的色散.對于流入市場上的假幣,人們常借助驗鈔機發(fā)出的紫外線來辨別真?zhèn),冬天只發(fā)熱不發(fā)光的取暖器發(fā)出的是紅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關于城市出現的“熱島效應”的描述,其實早在宋朝,詩人陸游就已在詩文中有體現“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現象.這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真知,請你分析一下,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原因有:
(1)工廠、交通工具排放的高溫廢氣.
(2)建筑物、馬路上的砂石、水泥的比熱容小,相同的日照條件下溫度上升更明顯.
(3)城市中的水少,水的蒸發(fā)吸熱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2015年5月11日,中俄“海上聯合-2015(I)”軍事演習拉開序幕,中方參演艦艇編隊之一的導彈護衛(wèi)艦臨沂艦,滿載排水量4300噸,吃水深度4.5米;載員可達180人;則它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4.3×107N,排開水的體積是4300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閱讀下列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液態(tài)氮
某高速公路發(fā)生一起車禍,現場周圍“寒氣”逼人,車廂掛起冰柱,地面結了厚厚一層冰.原來是一輛滿載液態(tài)氮的大貨車發(fā)生事故.導致氮氣泄漏.罐車尾部不斷冒出“白煙”,并且越來越大,車尾部開始結冰,車廂下端已經有大約10cm長的冰柱,而液體剛滴到地面上就開始凝固.據介紹,氮氣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夠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周圍氣溫降低到零下50℃,情況比較危險…
(1))氮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常溫常壓下是氣態(tài),車罐里液態(tài)氮是液化(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形成的.
(2)車罐內液體氮發(fā)生泄露時為何會冒出“白煙”?液態(tài)氮在漏出后,迅速汽化成氮氣而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即是“白煙”
(3))根據所學的物理和自然知識,文中似乎有兩處不妥,你能指出來并加以說明.“而液體剛滴到地面上就開始凝固”:氮水泄漏后立即汽化,而無液體流到地上;“據介紹,氮氣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液氮具有快速制冷效果而非氮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教材中有許多實驗與現象的插圖,請觀察圖中的二幅圖,將下列表述填寫完整.

圖甲鐵釘在石蠟上刻下劃痕,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出物質的硬度是不同的;圖乙兩個鉛塊磨光后,壓在一起就會粘住,這個現象證實了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