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鏡探究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進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關結論.請你將空缺部分補充完整.

(1)將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得到如圖所示的光路圖,則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將蠟燭、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3)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觀測情況記錄在表中.
實驗序號物距μ/cm像距v/cm像的性質(zhì)
13015倒立、縮小的實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實像
415--倒立、放大的實像
55--倒立、放大的虛像
①表中實驗序號2中像的性質(zhì)為倒立、縮。ā胺糯蟆、“縮小”或“等大”)、實像.
②當燭焰從遠處向透鏡靠近時,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4)實驗中,某同學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圖2所示(P點是2倍焦距處).請你寫出一條解決的方法:將光屏向上調(diào).
(5)再把蠟燭移到B點處,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像,是因為此時物體處于一倍焦距之內(nèi)時,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
(6)如果實驗時不小心將透鏡碰壞了一半,用剩余的一半做實驗,則光屏上能夠成一個完整的像(選填“能夠”或“不能”),此時像的亮度將發(fā)生變化.

分析 (1)根據(jù)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物距計算出焦距.
(2)在實驗前要調(diào)整蠟燭、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這樣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若物距大于2f,則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原則.
(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必須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這樣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5)當物體處于一倍焦距之內(nèi)時,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而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此時物像在同一側.
(6)凸透鏡成像光的折射現(xiàn)象,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形成物體的實像;
如果凸透鏡的口徑大,透過的光多,像就亮;口徑小,透過的光少,像就暗.

解答 解:(1)由表知,當物距等于20cm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20cm等于2倍焦距,則f=10cm.
(2)實驗前要調(diào)整蠟燭、凸透鏡、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①2f=2×10cm=20cm,2中物距為25cm,大于2f,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所以燭焰從遠處向透鏡靠近,像將遠離透鏡,則光屏應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4)由圖可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偏高,因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可以將光屏向上調(diào),使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5)再把蠟燭移到B點處,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物體處于一倍焦距之內(nèi)時,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而且物像在同一側,因此要想看到這個像,應從圖中的C箭頭所指的方向去觀察.
(6)凸透鏡成實像時,不小心將透鏡碰壞了一半,用剩余的一半做實驗,總會有一部分光通過剩余部分的凸透鏡而會聚成像,因此,像與原來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鏡的一半被碰壞,因此折射出的光線與原來相比減少了一半,故亮度會減弱,變暗了.
故答案為:(1)10;(2)同一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3)①縮小;②遠離;(4)將光屏向上調(diào);(5)物體處于一倍焦距之內(nèi)時,成的是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6)能夠;亮度.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首先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同時學會對規(guī)律進行總結,知道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知道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兩個小燈泡L1與L2分別標有“6V 4W”和“6V 2W”的字樣,若將L1與L2用下面四種方法分別接到12V電源上時,能使兩盞燈都正常發(fā)光的是( 。
A.L1與L2串聯(lián)接到電源上
B.L2與一個電阻并聯(lián)后再與L1串聯(lián)接到電源上
C.L1與L2并聯(lián)后再串聯(lián)一個電阻接到電源上
D.L1與一個電阻并聯(lián)后再L2串聯(lián)接到電源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是相等.圖中A1的示數(shù)是0.2A,那么A2的示數(shù)是0.2A,A3的示數(shù)是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若要使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直角,則入射角是45°,這時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是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強做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時,所用器材有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3V的小燈泡,以及符合實驗要求的滑動變阻器、電表、開關和導線.圖1是小強沒有連接完的實物電路.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小強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小強連好電路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P,發(fā)現(xiàn)小燈泡始終不亮,但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無示數(shù),則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燈絲斷了(寫出一種即可);
(3)小強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處,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6V,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右端滑動(選填“左”或“右”);
(4)小強通過移動滑片P,分別記下了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并繪制成了圖2所示的U-I圖象.根據(jù)U-I圖象提供的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大約是0.66W,當加在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1.5V時,小燈泡的電阻是10Ω.U-I圖象不是一條直線其原因是燈絲電阻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同學們在做“比較水和沙子的吸熱能力”實驗的場景如圖所示,他們說該實驗有兩種探究方法.
(1)實驗方法一的設計如圖中所示:
①在實驗中,控制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熱量的方法是讓水和沙子加熱相同的時間;
②除圖中所示器材外,該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器材有天平、溫度計;
③請你指出該同學設計思路中存在的問題沒有控制水和沙子質(zhì)量相等、初溫相同;
(2)請你設計出第二種實驗方法:請寫出設計思路在兩個相同的金屬盒內(nèi),加入初溫與質(zhì)量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燈加熱至相同的末溫,比較加熱時間,就能比較它們的吸熱能力(在兩個相同的金屬盒內(nèi),加入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燈加熱,使其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就能比較它們的吸熱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質(zhì)量是50kg的李麗,用了10s從一樓爬到6m高的三樓上,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為3000J,做功的功率為300W(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為了確定風向,將手指上蘸些酒精或水,豎立在空中,手指感到?jīng)龅囊粋仁牵ā 。?table class="qanwser">A.迎風一面B.背風一面C.側風一面D.無法確定風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