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般分子的直徑約為 0.4nm,碳納米管內(nèi)部是空的。外部直徑只有幾到幾十納米,密度遠小于鋼,而強度遠大于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納米是體積單位

B. 碳納米管可以制造不消耗能量的電動機

C. 碳納米管可以作為制造防彈背心的材料

D. 碳納米管可以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的器件

【答案】C

【解析】試題納米是長度的單位,故選項A不正確;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不消耗能量的電動機是不存在的,故選項B不正確;碳納米管的特點是密度小、強度大,用它制成相同體積的物體質(zhì)量小,也適合制作強度比較大的物體,選項C正確;1nm=10-9m ,分子的的直徑約在10-9m左右,故選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教室里聽不到老師講課的回聲,這是因為

A. 回聲被學生擋住了

B. 根本就沒有回聲

C. 回聲到達人耳與原聲到達人耳的時間間隔不到0.1s

D. 聲音分散傳出去,回聲太小,聽不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放大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和A和B,點燃玻璃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_。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關(guān)系。

(2)實驗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鏡面的________是否相等。

(3)在尋找蠟燭A的像時,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________(選填或者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_像。(選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能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天然氣 B. 風能 C. 太陽能 D. 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進行了以下光學實驗的探究.

(1)如圖甲所示,將一個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紙板ENF垂直放置在平面鏡上,當一束光貼著紙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點,紙板FON上沒有觀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

(2)接著利用圖乙裝置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與物體等大的像,則透鏡焦距長度為______cm;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線處,此時移動光屏,屏上______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的應用就是利用此時的成像特點.

(3)如圖丙是小明制作的模型照相機,紙筒A的一端蒙了一層半透明紙,紙筒B的一端嵌了凸透鏡,兩紙筒套在一起,A、B間的距離可以調(diào)整,當利用該裝置觀察較遠的景物時,要______A、B間的距離,從而在A端承接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法拉第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標志著人類從蒸汽時代步入了電氣化時代。下列設(shè)備中,根據(jù)電磁感應原理制成的是

A. 電動機 B. 發(fā)電機 C. 電視機 D. 電磁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常用的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是

A. 刻度尺 B. 量筒 C. 天平 D. 彈簧測力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

(1)在實驗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N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3)實驗時,小芳同學應在 (填“M”或“N”)側(cè)觀察蠟燭M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

(4)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M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

(5)經(jīng)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A′、B′、C′與物A、B、C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jié)論,接下來小明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話筒把聲音信號轉(zhuǎn)換成電信號后直接通過天線發(fā)射出去

B. 話筒把聲音信號換成電信號后需加載到高頻電磁波上被發(fā)射出去

C. 載波發(fā)生器將音頻電信號加載到高頻電磁波上

D. 調(diào)制器可以把聲信號從高頻信號中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