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小杰家搬運裝修材料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小杰在20s內用300N的力將重為500N的裝修材料勻速提升2m,在此過程中小杰所做的總功是1200J,拉力的功率是60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3%.

分析 根據功的計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總功;再根據W=Gh求出有用功;然后根據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可求出斜面的效率.

解答 解:(1)重物升高的高度為h=2m,重物由2段繩子承擔,故繩子移動的距離為s=2h=2×2m=4m;
小杰所做總功為W總=Fs=300N×4m=1200J;
(2)拉力的功率為:P=$\frac{{W}_{總}}{t}$=$\frac{1200J}{20s}$=60W;
(3)所做有用功為:W有=Gh=500N×2m=100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frac{{W}_{有}}{{W}_{總}}$=$\frac{1000J}{1200J}$=83%;
故答案為:1200;60;83%.

點評 熟練運用計算功、功率、機械效率的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小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質量為m的小球從光滑斜面上的A處靜止釋放,滾下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甲所示.
②將質量為m的小球從光滑斜面上的B處靜止釋放,滾下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乙所示.
③將質量為2m的小球從光滑斜面上的B處靜止釋放,滾下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丙所示.
根據上述三次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研究的對象是小球.(選填“小球”或“木塊”)
(2)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觀察比較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反映出來的,這里用到了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轉換方法(選填“直接測量”、“放大”或“轉換”); 三個圖中,丙圖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最大,理由是丙圖的小球推動木塊最遠,做功最多,所以丙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最大.
(3)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關系,應選用甲乙兩個圖來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4)實驗中用甲、丙兩圖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理由是若探究質量對動能的影響,應使小球的速度相同,質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數據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正確使用試電筆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約為10A
B.普通電視機的額定功率約為2000W
C.課桌的高度大約是1.5~1.7m
D.一個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5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電阻箱的讀數為201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的方法,分別做了甲、乙、丙3組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次數

鉤碼重/N

動滑輪重/N

鉤碼上升

的距離/cm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N

彈簧測力計

上升的距離/cm

機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

3

6

0.8

5

\

15

83.3%

(1)在實驗操作中應該使鉤碼____(選填“快速”或“緩慢”)上升;

(2)進行第2次測量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進行第3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____N,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____J;

(4)分析實驗數據,實驗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有關;

(5)分析表中數據可知,F≠,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6)某次實驗時將繩子自由端勻速拉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記為F,鉤碼重記為G,動滑輪重記為G’,繩自由端移動距離記為s,鉤碼提升高度記為h,不計繩子重及摩擦.則下列關于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關系中錯誤的是__.

A.η= B.η= C.η= D.η=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向云層中投撒干冰是人工降雨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層中的干冰升華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或凝華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小明用一根長度一定的橡皮筋、一把足夠長的直尺,一塊小鐵塊設計了一個研究重力勢能與物體被舉高度的關系實驗,如圖甲所示.
(1)該實驗可以通過觀察橡皮筋伸長的長度能夠比較鐵塊重力勢能的大;
(2)根據圖中情景,小鐵塊第一次下落的最低點位置較低些;
(3)被舉高的小鐵塊下落到最低點位置時,鐵塊初始的重力勢能轉化為橡皮筋(填哪個物體)的彈性勢能;
(4)小明想在此實驗基礎上繼續(xù)研究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他應該如何操作?請你簡述實驗操作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很多公共場所都張貼著“禁止吸煙”的標志,這是因為公共場所吸煙會造成很多人被動吸煙,造成“被動吸煙”的主要原因是(  )
A.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B.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C.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D.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中學體育室有一個質量為4Kg實心鉛球,經測量知道它體積為5.0×10-4m3.已知鉛球的密度為=11.3×103Kg/m3.通過計算判斷該球是否用純鉛制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