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學習了光學知識后,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1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
(1)甲圖中點燃的蠟燭距小孔a,像距小孔b(a>b),則半透明膜上的像是C.
A.倒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虛像
C.倒立、縮小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實像

(2)由甲、乙兩圖可知實驗是在研究小孔成像與孔的形狀的關系.
(3)分析比較乙丙兩圖,可以得出小孔成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4)該實驗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請在圖2中畫圖解釋蠟燭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
(5)2009年夏季,中國出現(xiàn)了日食奇觀.若小華借助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對“”形太陽進行觀察,如圖3所示,則在圖4中,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狀是B

(6)①小朵發(fā)現(xiàn)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她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請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5中作出像的高度h隨像到小孔的距離s變化的圖線.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及描繪的圖線可得到: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S=2h.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像到小孔的距離S/cm2.04.06.08.010.0
②如圖6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將蠟燭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觀察到屏上蠟燭的像  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宜興森林公園茂密的樟樹林下,你會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而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7所示),這是太陽選填“太陽”、“樹葉的縫隙”或“樹葉”)的像(選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

分析 根據(jù)以下內容答題:
(1)蠟燭發(fā)出的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經(jīng)過小孔射在半透明紙上,從而形成一個倒立的燭焰的像;
(2)找出甲乙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分析研究小孔成像與變化量間的關系;
(3)研究小孔成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變物體的形狀,據(jù)此回答;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
(5)根據(jù)小孔成像的原理作答;
(6)根據(jù)表格中像的高度和像到小孔的距離,在圖中描點作圖;同時能看出它們間的具體關系式.
(7)根據(jù)小孔成像的特點分析.

解答 解:(1)小孔成像成的是一個倒立的像,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是實像.
(2)甲乙兩圖中,物體(蠟燭焰)形狀相同,物體到小孔的距離相同,像距相同,而小孔的形狀不同,所成的像形狀相同,所以,由甲、乙兩圖可知實驗是在研究小孔成像與小孔形狀的關系;
(3)研究小孔成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控制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像距、小孔的形狀相同,只改變物體的形狀,所以,應分析比較乙、丙兩圖,因成像形狀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小孔成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
(4)三個實驗都表明,物體發(fā)出的沿直線傳播的光,經(jīng)過小孔后在后面的屏上形成物體的像,即小孔成像,證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蠟燭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如圖:
;
(5)根據(jù)小孔成像成像的原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成的像是上下顛倒、左右顛倒的,故選B;
(6)①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S=2h;再據(jù)描點連線的方法做出對應的圖即可:

②如圖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將蠟燭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據(jù)光的直線傳播可知,屏上蠟燭的像將變小,同時像距也變。
(7)光斑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所成的像,由于樹葉縫隙到地面的距離(或樹葉縫隙的高度)不同,使得光斑大小不同.
故答案為:(1)C;(2)孔的形狀;(3)乙丙;(4)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圖略;(5)B;(6)S=2h;如圖;變小;(7)太陽;像;縫隙到地面的距離不同.

點評 知道小孔成像的原因和特點,并熟悉成像的大小取決于像到小孔的距離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的是(  )
A.塵土飛揚B.玫瑰飄香C.雪花紛飛D.大雨滂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在學習了電阻知識之后,濟川中學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猜想不同水質的水的導電性可能不一樣,于是采集了三種典型水樣:①井水;②生活污水;③工業(yè)廢水,決定對這三種水樣的導電性能進行對比檢測.
(1)為了比較水樣的導電性能,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只要每次在燒杯中倒入體積(體積/質量)相等的不同水樣.

(2)小組同學討論時,有人認為可通過比較電流大小來比較三種水樣導電性能的強弱;還有同學認為如果三種水樣的導電性能不一樣,圖中AB之間的電阻一定不一樣.于是,同學們決定測出AB之間的電阻,設計的電路如圖乙所示,其中Rx表示AB之間的電阻,R1為電阻箱,S為單刀雙擲開關,R為另外一定值電阻.實驗主要步驟有:
A.把開關S接a點,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
B.讀出電阻箱的示數(shù)R1=48Ω(如圖丙);
C.把開關S接b點,調節(jié)電阻箱,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
D.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實物,將電阻箱的阻值調至最大.
①上述步驟的合理順序是DACB(只需填寫序號).
②在上述步驟C中,若已知R的阻值為10Ω,則待測電阻的阻值為30Ω.
③本實驗中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稱為等效替代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如圖甲所示是教科書上提供的“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裝置.實驗方法是: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質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熱.
(1)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食用油和水吸收熱量的多少.
(2)丙圖中的哪一圖線能反映該實驗情況?C.

(3)小雨經(jīng)過分析思考,將實驗裝置加以改進,如圖乙所示.
①與圖甲的實驗裝置相比,圖乙的優(yōu)點是:更容易控制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
②圖乙中反映的實驗操作中存在一處錯誤是沒有控制食用油和水的質量相同.
(4)某小組實驗中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①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質量成正比.
②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物質次數(shù)質量m/kg升高的溫度△t/℃加熱時間t/min
10.1102
20.2104
煤油30.1101
40.2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某同學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60N的物體.不計摩擦,則該同學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A.30NB.35NC.40ND.7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有電流通過的燈是(  )
A.L2和L3B.L1和L3C.L1和L2D.L1、L2和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水具有比熱容大特點,因此生活中廣泛應用,下列現(xiàn)象的原因與應用實例與這一特點無關的是( 。
A.海邊的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qū)的要小
B.裝有空調的房間里放盆水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
C.冬天暖氣設備用熱水供熱
D.汽車的發(fā)動機用水做冷卻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將紅、綠、藍三種色光照射到白紙上(圖甲),中間相互重疊區(qū)域會出現(xiàn)白色;當白光照到鸚鵡圖片上時(圖乙),鸚鵡的嘴呈紅色,翅膀呈綠色;若只有綠光照射時,則此時鸚鵡的嘴呈黑色,翅膀呈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所示,秒表的大表盤分度值0.1s,該表度數(shù)70.8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