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轉換法.轉換法在科學研究中被廣泛應用,下列研究運用了轉換法的是(  )
A.研究電壓時把電壓比作水壓
B.摩擦起電實驗時,通過吸引輕小物體的現(xiàn)象來說明物體帶電
C.研究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時,控制導體材料、橫截面積等因素相同
D.研究電學相關知識時,用電路圖來代替實物電路進行分析研究

分析 首先對選項中的探究過程進行分析,明確采用的方法,然后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

解答 解:
A、學習電壓時,通過對比水壓來認識它,采用的是類比法.故A不符合題意;
B、研究摩擦起電現(xiàn)象時,通過吸引輕小物體的現(xiàn)象來說明物體帶電,采用的是轉換法.故B符合題意;
C、研究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時,保持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大小相同,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故C不符合題意;
D、研究電學相關知識時,用電路圖來代替實物電路進行分析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轉換法.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是物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關于平衡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一定為零
B.彼此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C.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D.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彈簧,一定不會發(fā)生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測量液體的溫度,圖中正確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試指出下列生活實例(或現(xiàn)象)反映的科學原理或規(guī)律:
(1)陽光下臟雪比干凈的雪熔化的快:深顏色的物體比較容易吸熱.
(2)排縱隊時,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某實驗小組做“測定一組電阻 R1、R2、R3的阻值”的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已知電阻R1約為 2 歐,電阻R2約為 5 歐,電阻R3約為 20 歐.該實驗供選用的器材有:
A.電源(電壓恒定 9 伏)
B.電流表(量程 0~0.6 安)
C.電壓表(量程 0~3 伏)
D.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 10 歐,額定電流 1.5 安)
E.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 20 歐,額定電流 1.5 安)
F.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 60 歐,額定電流 0.6 安)
G.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 70 歐,額定電流 0.1 安)
H.開關、導線若干
(1)為了測定 Rl、R2、R3的阻值,實驗中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F(填器材的編號).

(2)根據(jù)實驗電路圖,請用畫線當導線完成實物圖乙的連接.
(3)某次實驗中,實驗操作正確,電流表的示數(shù)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伏,通過電阻的電流為0.4安,電阻的阻值為5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壓力和壓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越大,對支持面的壓強一定越大
B.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C.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受力面的
D.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氣壓作用的是( 。
A.用高壓鍋能加快食物煮熟B.醫(yī)生用針筒把藥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人將新鮮空氣吸進肺里D.深水潛水員要穿特制的抗壓潛水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8.A物體靜止在斜面上,畫出它對斜面大小為15N的壓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所在的小組用如圖所示器材做實驗:
(1)實驗中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原因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試驗中的兩個蠟燭A、B要求大小相等,這是為了探究像和物體之間的大小關系.
(3)在桌面上豎直放置一塊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從玻璃板前觀察,可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的像,若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上,不能(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觀察到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像是虛像.
(4)用刻度尺分別量出兩個蠟燭放到玻璃板的距離,發(fā)現(xiàn)這兩個距離相等時,由此你能得到的結論是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