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仙臺以東海域發(fā)生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海浪具有巨大的機械能.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fā)等都會產(chǎn)生次聲波(填“超聲波”或“次聲波”).褔島附近的空氣中檢測到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zhì),說明分子是運動的.

分析 要解決此題,需要:
①掌握機械能的概念,知道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
②知道地震會產(chǎn)生次聲波,能量很高的次聲波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③知道物質(zhì)的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產(chǎn)生擴散現(xiàn)象.

解答 解:
引發(fā)海嘯時,海浪會洶涌前進,所以具有大量的機械能;
地震時產(chǎn)生的聲波為次聲波;
褔島附近的空氣中檢測到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zhì),說明分子擴散到空氣中了,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故答案為:機械;次聲波;運動.

點評 此題通過大地震中出現(xiàn)的情況,考查了機械能的知識,同時考查了次聲波以及擴散的概念,知道一切物質(zh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用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時,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碼,則( 。
A.測量值偏大B.測量值偏小C.測量值仍準確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現(xiàn)象中是通過熱傳遞的途徑改變了物體的內(nèi)能的是(  )
A.用錘敲打石頭時,錘子發(fā)熱
B.鋸木頭時,劇條溫度升高
C.熨斗不使用了斷開電源后,慢慢變涼了
D.給自行車胎打氣,氣筒逐漸變得熱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m=1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N,忽略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輪、彈簧測力計和繩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繩子足夠長.則拉力F為24牛;物體A運動10s的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12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很多,如轉(zhuǎn)換法、控制變量法、理想實驗法等方法等,下面哪個實驗運用了轉(zhuǎn)換法( 。
A.通過彈簧伸長的長度來認識力的大小
B.用等效電阻來表示幾個電阻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
C.研究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關(guān)系
D.研究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已知小球A能在水中懸浮,小球B能在水中下沉,小球C能漂浮在水面上.現(xiàn)將三個小球放在一只盒內(nèi),然后把小盒漂浮在未盛滿水的容器里,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把小球A從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下降
B.把小球B從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下降
C.把小球C從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上升
D.任意把三小球中的一個從盒中拿出放入水里,容器中水面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把長為4cm、密度為2×103kg/m3的立方體橡皮泥,輕輕地放在一盛有水的燒杯中,橡皮泥沉入水底,當把橡皮泥捏成一只小船時,小船便能漂浮在燒杯中的水面上.若兩次燒杯中的水均未溢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ρ=1.0×103kg/m3,g=10N/kg)(  )
A.橡皮泥塊的質(zhì)量是12.8g
B.小船漂浮時燒杯中的水對燒杯底部產(chǎn)生的壓強更大
C.橡皮泥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O.64N
D.橡皮泥小船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l.28×10-4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霸王舉鼎”是宿遷市的標志性雕塑之一.這段歷史故事已被搬上熒屏.劇中大鼎的道具最適合用下列哪種材料制作( 。
A.石頭B.泡沫塑料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小程同學分別測量了三塊橡皮泥的質(zhì)量和體積,并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如圖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橡皮泥的密度是2g/cm3;橡皮泥的質(zhì)量和體積具有正比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