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夏天,把一大塊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圖所示,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0℃的水,這是 現(xiàn)象,塑料袋沒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卻出現(xiàn)一層水珠,這是 現(xiàn)象(以上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用手去觸摸0℃的水和 0℃的冰時,兩者的溫度相同,但小紅感覺冰更冷些?你認為小紅的感覺是否正確嗎? (填是或否)說出你的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把相應的物態(tài)變化填在橫線上.
(1)冬天從室外到教室,帶眼鏡的同學鏡片上有一層水珠,這是 現(xiàn)象.
(2)在寒冷的冬夜窗戶上出現(xiàn)的冰花,這是 現(xiàn)象.
(3)嚴冬,屋頂上積雪沒有化成水卻越來越少,這是 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位于蕪湖市中心的鏡湖以環(huán)種楊柳而景勝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鏡.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垂柳成蔭”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鏡”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岸邊柳樹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明同學喜歡攝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機對同一片樹葉拍了兩張清晰的照片.如圖甲和乙所示,小明拍攝這兩張照片時相機鏡頭焦距相同,那么拍攝 照片時樹葉與相機距離大一些.樹葉上露珠下面的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因為圓形的露珠相當于 ,通過露珠而形成的 像(選填“虛”或“實”).過一會兒,小明再次回到這里看這片樹葉,發(fā)現(xiàn)露珠不見了,露珠不見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亮在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繪制出了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與液體體積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燒杯的質(zhì)量為 g,液體的密度為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AB是由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個入射光線,CD是由S發(fā)出的另一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點光源S點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在圖中已知某一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沿AC方向射出,AC與主光軸平行;另一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鏡的光心),試畫出與光線AC和OB分別對應的入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
(1)如圖1所示,是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初溫時的操作圖.A是操作過程,B是讀數(shù)過程,C是讀取的溫度.
①A圖中操作的錯誤是 ;
②B圖中讀數(shù)的錯誤是 ;
③若操作正確無誤,根據(jù)C圖可知此時燒杯中水的實際溫度是 ℃.
(2)小明同學在利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的時間過長,請你幫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寫出兩種即可)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試驗中,某同學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 ;
(2)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棋子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與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移動玻璃板后棋子B,但無論怎樣移動都不能使它與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4)將棋子逐漸遠離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 ;
(5)移開棋子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白紙上 (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