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廠曾采用有氰電鍍工藝,由于排放的廢水中含有的劇毒CN-離子,而逐漸被無氰電鍍工藝替代.處理有氰電鍍的廢水時,可在催化劑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將CN-離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條件下繼續(xù)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環(huán)保工作人員在密閉系統(tǒng)中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以證明處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測定CN-被處理的百分率.將濃縮后含CN-離子的污水與過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濃度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時間后,打開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關閉活塞.回答下列問題:
(1)乙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乙中生成的氣體除N2和CO2外,還有HCl及副產(chǎn)物Cl2等,上述實驗是通過測定二氧化碳的量來確定對CN-的處理效果.則丙中加入的除雜試劑是
 
(填字母)
a.飽和食鹽水   b.飽和NaHCO3溶液  c.濃NaOH溶液   d.濃硫酸
(3)丁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
(4)戊中盛有含Ca(OH)2 0.02mol的石灰水,若實驗中戊中共生成0.82g沉淀,則該實驗中測得CN-被處理的百分率等于
 
;請說明該測得值與實際處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還是偏低
 
?簡要說明可能的原因
 
;
(5)請?zhí)岢鲆粋能提高準確度的建議(要有可操作性,不宜使操作變得過于復雜)
 
考點: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
專題:實驗設計題
分析:(1)根據(jù)題意可知,乙中的反應為酸性條件下CNO-與NaClO反應生成N2、CO2和Cl2.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配平;
(2)丙中飽和食鹽水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氯化氫氣體;
(3)銅網(wǎng)用來除去氯氣,堿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澄清石灰水反應;
(4)根據(jù)碳原子守恒,計算出被處理的CN-的物質的量,再利用200mL(其中CN-的濃度0.05mol/L)求出CN-被處理的百分率;裝置中殘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低;
(5)能提高準確度的建議有:控制CO2的產(chǎn)生速度,使裝置中滯留的CO2盡可能多到與Ca(OH)2反應,將戊中澄清石灰水改為濃度較大到NaOH溶液,反應結束后戊中加入足量CaCl2后測沉淀質量等方面分析.
解答: 解:(1)根據(jù)題意可知,乙中的反應為酸性條件下CNO-與NaClO反應生成N2、CO2,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CNO-+2H++3ClO-=N2↑+2CO2↑+3Cl-+H2O,
故答案為:2CNO-+2H++3ClO-=N2↑+2CO2↑+3Cl-+H2O;
(2)乙中生成的氣體除N2和CO2外,還有HCl及副產(chǎn)物Cl2等,丙中飽和食鹽水能夠除去氯化氫雜質;丁中銅網(wǎng)能夠和氯氣反應從而除去氯氣雜質;避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戊裝置造成測定數(shù)據(jù)的干擾,用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a;
(3)丁中銅網(wǎng)能夠和氯氣反應從而除去氯氣雜質;避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戊裝置造成測定數(shù)據(jù)的干擾,用堿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去除Cl2;防止空氣中CO2進入戊中影響測定準確度;
(4)200mL(其中CN-的濃度0.05mol/L)混合液中含有的CN-的物質的量是:0.2L×0.05mol/L=0.01mol,根據(jù)碳原子守恒,增多生成0.01mol二氧化碳,所以石灰水過量,生成的碳酸鈣的物質的量是:0.0082mol,反應的CN-的物質的量是0.0082mol,CN-被處理的百分率是:
0.0082mol
0.01mol
×100%=82%;
裝置乙、丙、丁中可能滯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導致測定的二氧化碳質量偏低,測得的CN-被處理的百分率與實際值相比偏低,
故答案為:82%;偏低;裝置中殘留有CO2未被完全吸收;
(5)能提高準確度的建議有:建議一:不將甲中溶液一次全部加入乙中,改為分次加入,控制CO2的產(chǎn)生速度;
建議二:乙中瓶塞改為三孔塞,增加丁那個孔中插入一根導管到液面以下,反應結束后緩緩通入除去CO2的空氣,使裝置中滯留的CO2盡可能多到與Ca(OH)2反應.
建議三:將戊中澄清石灰水改為濃度較大到NaOH溶液,反應結束后戊中加入足量CaCl2后測沉淀質量等,
故答案為:建議一、不將甲中溶液一次全部加入乙中,改為分次加入,控制CO2的產(chǎn)生速度;建議二、乙中瓶塞改為三孔塞,增加的那個孔中插入一根導管到液面以下,反應結束后緩緩通入除去CO2的空氣,使裝置中滯留的CO2盡可能多的與Ca(OH)2反應.建議三、將戊中澄清石灰水改為濃度較大的NaOH溶液,反應結束后向戊中加入足量CaCl2后測沉淀質量.
點評:本題考查了電鍍后的廢水中CN-離子的含量測定,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屬于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綜合性強,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嚴謹?shù)膶嶒炘O計、操作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摩爾質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鈉的摩爾質量是40g
B、1molH2O中含有2mol氫和1mol氧
C、0.012 kg12C中含有約6.02×1023個碳原子
D、2mol水的摩爾質量是1mol水的摩爾質量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與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
①ClO2-消毒劑
②NaHCO3-治療胃酸過多
③明礬-做干燥劑
④硅-做光導纖維
⑤Na2O2-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⑥NaClO-漂白紡織物.
A、②④⑤⑥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密閉的化學反應裝置在天平上稱量(如圖所示).當在溶液中注入氫氧化鈉溶液之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會有沉淀產(chǎn)生,天平左盤質量增加
B、有氣體產(chǎn)生,天平左盤質量減少
C、此實驗可用于說明化學反應的質量守恒
D、本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SO4+2OH-═Cu(OH)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BaCO3和BaSO4均為難溶電解質,其溶度積分別為Ksp(BaCO3)=5.1×10-9mol2?L-2,Ksp(BaSO4)=1.1×10-10 mol2?L-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BaSO4可做鋇餐而BaCO3不能是因為Ksp(BaSO4)<Ksp(BaCO3
B、在制腈綸纖維的1 L溶液中含SO42-為1.0×10-3 mol,則加入0.01 mol BaCl2不能使SO42-完全沉淀
C、在清理有關儀器的BaSO4沉淀時,常加入飽和Na2CO3溶液,使BaSO4轉化為BaCO3再用酸處理
D、用稀H2SO4洗滌BaSO4效果比用水好,BaCO3也能用此法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98K時,Mg(OH)2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5.6×10-12,(MgF2的溶度積常數(shù)Ksp=7.4×10-11)取適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燒堿溶液達到沉淀溶解平衡,測得pH=13.0,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mol?L-1
B、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OH-)=1.0×10-13 mol?L-1
C、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D、298K時,飽和Mg(OH)2的溶液與飽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類比推斷法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預測許多物質的性質.但類比推斷法是相對的,不能違背客觀實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溶解性CaCO3<Ca(HCO32,則溶解性Na2CO3<NaHCO3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得到CaCO3,則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可得到CaSO3
C、由O2與Li加熱生成Li2O,則O2與Na加熱生成Na2O
D、有Fe與S加熱生成FeS,則Cu與S加熱生成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中硫酸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酸性的有( 。
A、2H2SO4(濃)+Cu
  △  
.
 
CuSO4+2H2O+SO2
B、2H2SO4 (濃)+C
  △  
.
 
2SO2↑+CO2↑+2H2O
C、H2SO4 (濃)+NaCl
  △  
.
 
NaHSO4+HCl↑
D、H2SO4+Na2SO3═Na2SO4+H2O+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曾為世界制堿工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以NaCl、NH3、CO2等為原料先制得NaHCO3,進而生產(chǎn)出純堿.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某探究活動小組根據(jù)上述制堿原理,進行碳酸氫鈉的制備實驗,同學們按各自設計的方案實驗.
①一位同學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氨的飽和食鹽水中制備碳酸氫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圖中夾持、固定用的儀器未畫出).

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①(Ⅰ)乙裝置中的試劑是
 

(Ⅱ)丁裝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
②另一位同學用圖中戊裝置(其它裝置未畫出)進行實驗.
(Ⅰ)實驗時,須先從
 
管通入
 
 氣體,再從
 
管中通入
 
氣體;
(Ⅱ)有同學建議在戊裝置的b管下端連接己裝置,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