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烷的二氯代產(chǎn)物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壽光現(xiàn)代中學高一上12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無色透明溶液與金屬鐵反應時只放出氫氣,則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是( )

A.Cu2+、Cl-、H+、SO42- B.H+、NO3-、Ba2+、Cl-

C.K+、Cl-、H+、SO42- D.Ca2+、Na+、Cl-、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

A.高壓有利于氨的合成

B.實驗室中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式收集氯氣

C.打開汽水瓶,有氣泡從溶液中冒出

D.向雙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錳有利于氧氣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上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自來水的消毒、農(nóng)藥的生產(chǎn)、藥物的合成都需要用氯氣.

I.工業(yè)上通常采用電解法制氯氣:觀察圖1,回答:

(1)電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飽和食鹽水中通電后,b側產(chǎn)生的氣體檢驗方法是

Ⅱ.某學生設計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利用氯氣與潮濕的消石灰反應制取少量漂白粉(這是一個放熱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在A裝置中用固體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氯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在標準狀態(tài)下收集到22.4升的氯氣,則被氧化的HCl的物質的量是 mol.

(2)漂白粉將在U形管中產(chǎn)生,其化學方程式是

(3)C裝置的作用是

(4)此實驗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該學生經(jīng)分析并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還存在兩個副反應.①溫度較高時氯氣與消石灰反應生成Ca(ClO3)2,為避免此副反應的發(fā)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試判斷另一個副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為避免此副反應的發(fā)生,可將裝置做何改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種新型燃料電池,一極通入空氣,另一極通入丁烷氣體;電解質是摻雜氧化釔(Y2O3)的氧化鋯(ZrO2)晶體,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傳導O2-。下列對該項燃料電池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熔融電解質中,O2-移向正極

B.電池總反應式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空氣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為:O2+2 H2O+ 4e-=4OH-

D.通入丁烷的一極是正極,電極反應為:C4H10+26e-+13O2-==4CO2+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高二上期中(理)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是( )

A.放熱反應均是自發(fā)反應

B.如果ΔH和ΔS 均為正值,當溫度升高時,反應可能自發(fā)進行

C.ΔS為正值的反應均是自發(fā)反應

D.物質的量增加的反應,ΔS為正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高二上期中(文)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政府實施了《中國營養(yǎng)改善行動計劃》。其中為改善營養(yǎng)性貧血,常在醬油中加入含某種元素的營養(yǎng)強化劑,這種元素是

A.銅 B.鐵 C.碘 D.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省高一上半期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盛放濃硫酸的試劑瓶的標簽上印有下列警示標記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西藏山南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用單線橋表示下列反應中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

KIO3+6HI =KCl+3H2O+3I2

(2)鈣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所有的細胞都需要鈣元素,測定人體血液中鈣元素的含量常用到如下兩個反應:

①CaC2O4+H2SO4=H2C204+CaSO4

②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

上述反應②的還原劑是__________;若收集到44.8mL(標準狀況)的CO2時,消耗氧化劑__________ mol,有__________ mol電子發(fā)生轉移,相當于測出含鈣元素的質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