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Na2S2O3可做分析試劑.它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某研究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Na2S2O3•5H2O的制備
I.實驗原理:Na2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Ⅱ.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Ⅲ.實驗步驟:
(1)檢查裝置氣密性,按圖1所示加入試劑,其中裝置B和D中加的是NaOH溶液,裝置 C中的硫粉應事先研細并用乙醇潤濕,否則會影響降低反應速率.
(2)打開K1、關閉K2,向圓底燒瓶中加入足量濃硫酸并加熱.C中混合液被氣流攪動,反應一段時間后,硫粉的量逐漸減少.
(3)當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打開K2、關閉K1并停止加熱.采取該措施的理由是防止SO2過量,溶液呈現(xiàn)酸性,導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4)將C中的混合液過濾,將濾液經過一系列操作,可得粗產品Na2S2O3•5H2O.
IV.產品檢測:
(5)粗產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雜質,利用所給試劑設計實驗,檢測產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簡要說明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清液(或過濾,取濾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現(xiàn)沉淀則說明含有Na2SO4雜質.
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實驗二】自來水中余氯的測定
含氯消毒劑給自來水消毒后余氯含量的方案如下:在250ml碘量瓶(或具塞錐形瓶)中放置0.5gKI,加10ml稀硫酸,準確量取流動水樣100ml(打開自來水龍頭,待水流數(shù)十秒后再取水樣)置于碘量瓶,迅速塞上塞搖動,見水樣呈淡黃色,加1ml淀粉溶液變藍,則說明水樣中有余氯.再以Cmol/L標準Na2S2O3溶液滴定,至溶液藍色消失呈無色透明溶液,記下硫代硫酸鈉溶液的體積.
(已知:滴定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I2+2Na2S2O3═2NaI+Na2S4O6
(6)若該自來水是以漂白粉消毒,能說明水樣中有余氯的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lO-+2I-+2H+=Cl-+I2+H2O.
(7)上述實驗,消耗標準Na2S2O3溶液V mL,則自來水樣品中余氯量(以游離Cl2計算)為355VCmg•L-1.實驗中,若“塞上塞搖動”動作緩慢,則測得結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分析 (1)B和D是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把硫研細,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S微溶于酒精,所以C中的硫粉應事先研細并用乙醇潤濕,否則會降低反應速率;
(3)防止SO2過量,溶液呈現(xiàn)酸性,導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5)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再利用氯化鋇溶液檢驗是否含有了酸根離子;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根,次氯酸根檢驗強氧化性,可以將碘離子氧化得碘單質,自身被還原為氯離子;
(7)根據(jù)Cl2~I2~2Na2S2O3計算余氯量,動作不迅速,空氣中的氧氣在酸性條件下可把碘離子氧化生成單質碘,消耗硫代硫酸鈉的體積會增大.

解答 解:(1)B和D是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所以裝的是NaOH溶液;把硫研細,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S微溶于酒精,所以C中的硫粉應事先研細并用乙醇潤濕,否則會降低反應速率,
故答案為:NaOH溶液;降低反應速率;
(3)SO2過量,溶液呈現(xiàn)酸性,導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故答案為:防止SO2過量,溶液呈現(xiàn)酸性,導致生成的Na2S2O3分解;
(5)檢驗樣品中是否含有硫酸鈉的方案為: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清液(或過濾,取濾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現(xiàn)沉淀則說明含有Na2SO4雜質,
故答案為:取少量產品溶于足量稀鹽酸,靜置,取上層清液(或過濾,取濾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現(xiàn)沉淀則說明含有Na2SO4雜質;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根,次氯酸根檢驗強氧化性,可以將碘離子氧化得碘單質,自身被還原為氯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lO-+2I-+2H+=Cl-+I2+H2O,
故答案為:ClO-+2I-+2H+=Cl-+I2+H2O;
(7)根據(jù)Cl2~I2~2Na2S2O3,可知n(Cl2)=$\frac{1}{2}$n(Na2S2O3)=$\frac{1}{2}$×V×10-3L×Cmol/L,氯氣質量為=$\frac{1}{2}$×V×10-3L×Cmol/L×71g/mol=3.55VC×10-2g=35.4VC mg,故余氯量(以游離Cl2計算)為 $\frac{35.5VCmg}{0.1L}$=355VC mg/L;
動作不迅速,空氣中的氧氣在酸性條件下可把碘離子氧化生成單質碘,消耗硫代硫酸鈉的體積會增大,所以結果偏高,
故答案為:355VC;偏高.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的制備、含量測定,涉及對操作的分析評價、尾氣吸收、方程式的書寫、離子的檢驗、化學計算等知識,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法國化學家維勒首次提出有機化學的概念;德國化學家貝采里烏斯由氰酸銨合成了尿素,首次打破了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界限
B.李比希用燃燒法來測定有機化合物中碳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
C.用核磁共振氫譜和紅外光譜法可以區(qū)別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
D.用“同位素示蹤法”是研究有機化學反應歷程的手段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蘋果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
(1)蘋果酸的分子式為C4H6O5
(2)蘋果酸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團名稱是羥基、羧基.
(3)蘋果酸可以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②③(填序號).
①水解反應  ②取代反應  ③氧化反應  ④加聚反應
(4)1mol蘋果酸與足量的鈉反應最多產生1.5mol氫氣.
(5)假定蘋果酸與乙酸按照物質的量1:1發(fā)生酯化反應,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HOOC-CH(OH)-CH2-COOH-CH3COOH$?_{△}^{濃硫酸}$HOOC-CH(OOCCH3)-CH2-CO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某種物質可能由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進行鑒定時實驗記錄如下:①有銀鏡反應②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不溶解③滴入幾滴稀NaOH溶液和酚酞試液后加熱,溶液呈紅色,加熱后溶液變無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定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B.四種物質都有
C.有甲酸乙酯和甲酸D.有甲醇和甲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ol H2約含有6.02×1023個微粒
B.水的摩爾質量是18g
C.氯化氫的摩爾質量就是它的相對分子質量
D.相同物質的量的SO2和SO3,含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食鹽晶體是由鈉離子(圖中的“”)和氯離子(圖中的“○”)組成的,且均為等距離的交錯排列.已知食鹽的密度是2.2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6.02×1023 mol-1.在食鹽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鈉離子中心間的距離最接近于( 。
A.3.0×10-8 cmB.3.5×10-8 cmC.4.0×10-8 cmD.5.0×10-8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已知1mol X2完全燃燒生成X2O(g)放出熱量a kJ,且氧氣中1mol O═O鍵完全斷裂時吸收能量b kJ,X2O中1mol X-O鍵形成時放出能量c kJ,X2中1mol X-X鍵斷裂時吸收能量為(  )
A.(4c-b+2c)kJB.$\frac{4c-b-2a}{2}$ kJC.4c+b-2a kJD.$\frac{4c+b-2a}{2}$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 mol Fe與少量氯氣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B.0.2 mol S在空氣中充分燃燒,轉移電子數(shù)為0.6NA
C.0.1molCl2溶于水中發(fā)生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1NA
D.1.5 mol Na2O2與足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1.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有關物質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產物已省略).通常C為氣體單質,G為紫黑色固體單質.實驗室中,常用固體E在B的催化下加熱制取氣體單質H.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4HCl(濃)+MnO2 $\frac{\underline{\;加熱\;}}{\;}$MnCl2 +Cl2↑+2H2O
(2)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6I-+ClO3-+6H+=3I2+Cl-+3H2O
(3)寫出另外一種實驗室制取H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二氧化錳\;}}{\;}$2H2O+O2
(4)把C氣體與SO2按等物質的量一起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不褪色,理由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SO2+Cl2+2H2O=2H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