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中元素,其中A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有11中運動狀態(tài),B的基態(tài)原子得一個電子喉3p軌道就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C的最常見氣態(tài)氫化物呈堿性,D與A能形成離子化合物A2D且D2-比A+多一個電子層.
(1)A的單質(zhì)晶體類型是
 
,從晶體結(jié)構(gòu)解釋,A單質(zhì)是電的真導體的原因
 

(2)DB2分子的中心原子雜化類型為
 
,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為
 

(3)C3-的電子排布式為
 
,C的氫化物水溶液中存在多種形式的氫鍵,請表示出不同分子之間形成的氫鍵
 

(4)D元素與同周期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有大到小的關系是
 
,A、B、D三種元素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關系是
 

(5)如圖是A2D晶體的晶胞,該晶胞與CaF2晶胞結(jié)構(gòu)相似,設晶體密度是ρ g?cm-3,則該晶體中A+和D2-最短的距離為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用NA表示,只列出計算式即可)
考點:晶胞的計算,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含義及應用,位置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的相互關系應用,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gòu)型,原子軌道雜化方式及雜化類型判斷
專題:化學鍵與晶體結(jié)構(gòu)
分析:A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有11種運動狀態(tài),即A核外有11個電子,是鈉元素,B的基態(tài)原子得一個電子后3p軌道就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B元素3p軌道上有5個電子,則B為17號元素,氯元素,C的最常見氣態(tài)氫化物呈堿性,則C為氮元素,D與A能形成離子化合物A2D且D2-比A+多一個電子層,則D2-為S2-,D為硫元素,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有11種運動狀態(tài),即A核外有11個電子,是鈉元素,B的基態(tài)原子得一個電子后3p軌道就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B元素3p軌道上有5個電子,則B為17號元素,氯元素,C的最常見氣態(tài)氫化物呈堿性,則C為氮元素,D與A能形成離子化合物A2D且D2-比A+多一個電子層,則D2-為S2-,D為硫元素,
(1)A為鈉元素,所以鈉單質(zhì)為金屬晶體,在金屬晶體是由自由電子和金屬陽離子構(gòu)成,能導電是因為其中有自由電子的存在,故答案為:金屬晶體;固體中存在自由電子;
(2)DB2分子為SCl2,中心原子硫原子的價電子對數(shù)為
6+2
2
=4,所以中心原子雜化類型為sp3,SCl2中含有兩對孤對電子,所以分子空間構(gòu)型為V型,故答案為:sp3,V型;
(3)C為氮元素,所以C3-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在氨水中氨分與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可以表示為N-H…O或者為O-H…N,故答案為:1s22s22p6;N-H…O或O-H…N;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第一電離能也遞增,但第Ⅱ主族和第Ⅴ主族由于最層是充滿和半充滿結(jié)構(gòu),所以第一電離能比相鄰的同周期元素大,所以P、S、Cl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關系為Cl>P>S,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電負性也遞增,元素的金屬性越強電負性就越小,所以在Na、Cl、S中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關系是Cl>S>Na,故答案為:Cl>P>S;Cl>S>Na;
(5)A2D晶體為Na2S晶體,該晶胞中鈉離子個數(shù)=8,氧離子個數(shù)=
1
8
+6×
1
2
=4,晶胞的體積=
78
NA
×4
ρ
cm3
=
4×78
ρNA
cm3
,晶胞的邊長=
3
4×78
ρNA
cm
,四個氧離子和一個鈉離子構(gòu)成正四面體,如下圖所示,鈉離子位于正四面體的體心上,四個氧原子位于正四面體的頂點上,鈉原子位于體心上,正四面體的棱長=
2
2
×
3
4×78
ρNA
cm
,設氧離子和鈉離子的距離為x,在正三角形BCD中,BE的長=
3
2
×
2
2
×
3
4×78
ρNA
cm
,BO和OE的長之比為2:1,
所以BO的長=
2
3
×
3
2
×
2
2
×
3
4×78
ρNA
cm
=
6
6
×
3
4×78
ρNA
cm
,(AO的邊長)2=(
2
2
×
3
4×78
ρNA
cm
2-(
6
6
×
3
4×78
ρNA
cm
2,x2=(
6
6
×
3
4×78
ρNA
cm
2+(AO的邊長-x)2,所以x=
3
4
×
3
4×78
ρNA
cm

故答案為:
3
4
×
3
4×78
ρNA
cm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根據(jù)原子結(jié)構(gòu)推斷元素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及晶胞結(jié)構(gòu)的計算,解題的難點在于晶胞結(jié)構(gòu)的計算,要求學生對幾何知識要能靈活運用,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過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劑的是( 。
A、HCl→H2
B、FeCl3→FeCl2
C、H2SO4(濃)→SO2
D、Fe→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電解質(zhì)是( 。
A、導電性很強的物質(zhì),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導電
B、在溶于水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C、在溶于水或熔融狀態(tài)下全部電離的化合物
D、可溶性鹽類、酸類和堿類等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組合轉(zhuǎn)化”技術(shù)的研究,把過多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有益于人類的物質(zhì).
(1)如果將CO2和H2以1:4的比例混合,通入反應器,在適當?shù)臈l件下反應,可獲得一種重要的能源.完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4H2
 
+2H2O.
(2)若將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后,使之發(fā)生反應,得到最重要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其分子結(jié)構(gòu)模型如圖所示,其中代表氫原子,代表碳原子)和水,該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3)二氧化碳“組合轉(zhuǎn)化”生成的某烷烴碳架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該烷烴的名稱為
 
;其一溴代物有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yè)上采用乙苯脫氫制備苯乙烯,反應體系同時發(fā)生兩步可逆反應,其能量變化情況如圖1:

(1)總反應(g)+CO2(g)?(g)+CO(g)+H2O(g)的△H=
 

(2)下列敘述不能說明反應體系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字母).
a.v(CO)=v(CO)           b.c(CO2)=c(CO)
c.消耗1mol CO2同時生成1mol H2O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保持不變
(3)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探究在相同壓強條件下,CO2用量和溫度條件對乙苯脫氫反應()的影響,并設計了如下實驗:
 試驗編號 乙苯 CO(g)/mol H(g)/mol 溫度/℃
 3.0 9.0 0 550
 3.0 9.0 0 600
 3.0 0 9.0 550
①乙苯脫氫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②經(jīng)實驗測得,三組實驗中乙苯的轉(zhuǎn)化隨時間變化如上圖所示.其中未知曲線代表的是實驗
 
(填“Ⅱ”或“Ⅲ”).請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該條件改變對乙苯轉(zhuǎn)化率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氧化氮在加熱條件下能夠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氣.該反應進行到50s時,達到平衡,NO2濃度為0.010mol?L-1.圖中的曲線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應在前25s內(nèi)的反應進程.
(1)請計算前20s內(nèi)氧氣的平均生成速率;v=
 

(2)若反應延續(xù)至70s,請在圖中用實線畫出25s至70s的反應進程曲線.
(3)若在反應開始時加入催化劑(其他條件都不變),請在圖上用虛線畫出加入催化劑后的反應進程曲線.(從0s到70s)
(4)寫出該溫度該反應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計算式
 
(只要寫出算式,不用計算到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A容器中盛有80%的H2和20%的O2(體積分數(shù))的混合氣體,試求:
(1)其中H2與O2的分子數(shù)之比是
 
,質(zhì)量比是
 

(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是
 

(3)在某溫度(高于100℃)時,引燃A容器中的氣體,回復到原來溫度,則A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式量是
 
;引燃前后,A容器內(nèi)壓強如何變化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A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是否變化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是兩種常見無機物的水溶液,它們分別能與圖中各周圍的四種物質(zhì)或其水溶液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化學式
 
;
(2)寫出乙與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若甲與其周圍的某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的產(chǎn)物之一是乙周圍的一種,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若M為甲或乙周圍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寫出C、D與水反應生成M的離子方程式
 
.(任寫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烷烴和烯烴的同系物中,一般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的增加其沸點
 
,密度
 
.鹵代烴都
 
溶于水,
 
溶于有機溶劑.提純液態(tài)有機物常用的方法是
 
,該法要求被提純的液態(tài)有機物與雜質(zhì)的沸點相差約大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