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乙(填“>”、“<”或“=”).
(3)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B(填序號,下同).
A.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             B.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
C.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一定變大         D.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
(4)除去甲物質中少量乙物質可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

分析 (1)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據t2℃時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
(3)據甲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及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的轉化方法分析解答;
(4)據甲、乙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分析分離物質的方法.

解答 解:(1)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相等,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為:t1
(2)t2℃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甲小于乙,故所得溶液的質量是甲小于乙,故答案為:<;
(3)甲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旱姆椒ㄓ性黾尤苜|、蒸發(fā)溶劑、降低溫度的方法;
A、若采取增加溶質、降溫的方法,則溶劑的質量不變,故A錯誤;
B、若采取降溫恰好飽和的方法,溶質的質量不變,采取增加溶質的方法,溶質質量增加,故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故B正確;
C、若采取降溫恰好飽和的方法,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故C錯誤;
D、若采取降溫恰好飽和的方法,則溶液的質量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4)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故除去甲物質中少量乙物質可采取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的方法,
故答案為:降溫.

點評 本題考查了溶解度曲線的應用,及不飽和溶液和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考查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化學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CH3CO18OC2H5+H2O  $?_{△}^{稀硫酸}$        CH3COOH和C2H518OH
B.溴乙烷與氫氧化溶液共熱:CH3CH2Br+NaOH  $→_{△}^{水}$ CH3CH2OH+NaBr
C.蔗糖水解:+H2O$\stackrel{催化劑}{→}$
D.苯酚鈉中通入二氧化碳:+CO2+H2O→+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雜質,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步驟如圖(用于沉淀的試劑稍過量):

(1)第⑤步實驗操作需要燒杯、玻璃棒、漏斗等玻璃儀器.
(2)第④步中,相關的離子方程式是:CO32-+Ca2+=CaCO3↓ CO32-+Ba2+=BaCO3↓.
(3)步聚2中,判斷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取少量上層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不再產生沉淀,即證明BaCl2已過量.
(4)除雜試劑Na2CO3、NaOH、BaCl2加入的順序還可以是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
(5)為檢驗精鹽純度,需配制100mL 1mol/L NaCl溶液,右圖是該同學轉移溶液的示意圖,圖中的錯誤是未用玻璃棒引流
(6)配制100mL 1mol/L NaCl溶液過程中,下列操作情況會使結果偏低的是AC.
A.稱量時,托盤天平左盤加砝碼,右盤加氯化鈉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餾水未倒出
C.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觀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搖勻經平放靜置,液面低于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電池以K2FeO4和Zn為電極材料,KOH溶液為電解溶質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Zn為電池的正極
B.負極反應式為2FeO42-+10H++6e-═Fe2O3+5H2O
C.該電池使用完不可隨便丟棄,應深埋地下
D.電池工作時OH-向負極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硫單質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yè)生產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應用.
(1)1molSO2與氯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消毒殺菌劑ClO2,該反應的氧化產物為Na2SO4,轉移電子2mol.
(2)羰基硫(COS)廣泛存在于以煤為原料的各種化工原料氣中,能引起催化劑中毒、化學產品質量下降和大氣污染.羰基硫的氫解和水解反應是兩種常用的脫硫方法,其反應式分別為:
①氫解反應:COS(g)+H2(g)=H2S(g)+CO(g)△H1=+7kJ/mol
②水解反應:COS(g)+H2O(g)=H2S(g)+CO2△H2
已知反應中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如表:
化學鍵C=O(CO2C=O(COS)C=SH-SH-O
鍵能(kJ/mol)803742577339465
則△H2=-35kJ/mol.
(3)H2S被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得到無色溶液A.溶液A在空氣中長期放置發(fā)生反應,生成物之一為B.B與過氧化鈉的結構和化學性質相似,B的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2+H2SO4=Na2SO4+S↓+H2S↑.
(4)經檢測,某溶液中除SO42-外還有大量的Cl-、Br-、I-,若向2L該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質的量與通入Cl2的體積(標準狀況)的關系如表所示.
Cl2的體積(標準狀況)2.8L5.6L11.2L
n(Cl-1.25mol1.5mol2mol
n(Br-1.5mol1.4mol0.9mol
n(I-amol00
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①a的值為0.15.
②當通入Cl2的體積為3.36L(標準狀況下)時,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I-=2Cl-+I2
此時溶液中Br-、I-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c(Br-)=0.75mol/L,c(I-)=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X、Y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見圖.
(1)X,Y兩種物質的溶解度變化趨勢的共同點是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溫度越高,x的飽和溶液中X的質A分數(shù)越大(填“越大”或“越小,);
(3)將a1gY的飽和溶液降溫結晶,析出晶體(不含結晶水)mg得到溶液a2 g,則a1、a2、m的關系是b(填序號);
a. a1>a2+m                             b.a1=a2+m
c. a1<a2+m                             d.無法確定
(4)保持溫度不變,X的飽和溶液和Y的飽和溶液混合((X與Y不反應)后得到的溶液是d
a.X的飽和溶液和Y的飽和溶液       b. X的不飽和溶液和Y的飽和溶液
c. X的飽和溶液和Y的不飽和溶液    d. X的不飽和溶液和Y的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粘鍋的原料      為烴類化合物
B.分子組成相差1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互稱為同系物
C.石油分餾是物理變化,煤的氣化、液化是化學變化
D.聚乙烯塑料袋因有毒,不可以裝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一定溫度下,向足量的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加入5.3g無水碳酸鈉,攪拌靜置后,最終所得晶體的質量有可能是( 。
A.5.3gB.10.6gC.14.3gD.16.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50mL1.0mol/L鹽酸跟50mL1.1mol/L氫氧化鈉溶液在圖所示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并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來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將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改為環(huán)形金屬(如銅)棒,對求得中和熱數(shù)值的影響是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2)如果改用60mL 1.0mol•L-1鹽酸跟50mL 1.1mol•L-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則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熱量增加(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所求中和熱數(shù)值不變(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3)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理由是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熱會影響反應的反應熱;;
(4)該實驗小組做了三次實驗,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記錄如下原始數(shù)據.
實驗序號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溫差(t2-t1)/℃
125.032.6
225.131.8
325.131.9
已知鹽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熱容C=4.184×10-3 kJ/(g.℃),則該反應的中和熱為△H=-56.5kJ/mol(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5)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57.3kJ/mol有偏差,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cd(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鹽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Cl溶液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