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某同學用NaHCO3和KHCO3組成的混合物進行實驗,測得如下數據(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
鹽酸50mL50mL50mL
m(混合物)9.2g14.2g27.6g
V(CO2)(標準狀況)2.24L3.36L3.36L
A.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3.0 mol/L
B.當混合物質量為9.2 g時,50 mL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C.混合物中NaHCO3、K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混合物中NaHCO3的質量分數為45.7%

分析 由題意可知:9.2 g混合物與50 mL鹽酸反應時鹽酸過量,而27.6 g混合物與50 mL鹽酸作用時鹽酸不足;
A.求鹽酸濃度需選擇鹽酸不足量的數據進行,鹽酸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3.36L,結合H++HCO-3=H2O+CO2↑計算n(HCl),再利用c=$\frac{n}{V}$計算;
B.生成3.36L二氧化碳需要混合物的質量為$\frac{3.36L}{22.4L/mol}$×9.2g=13.8g<15.7g,所以9.2 g混合物與50 mL鹽酸反應時鹽酸過量;
C.第一組實驗中混合物完全反應,令NaHCO3、KH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根據二者總質量及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列方程計算解答;
D.根據C中的計算數據可以計算出NaHCO3的質量分數.

解答 解:由題意可知:9.2 g混合物與50 mL鹽酸反應時鹽酸過量,而27.6 g混合物與50 mL鹽酸作用時鹽酸不足,
A.由反應H++HCO3-=CO2↑+H2O知,鹽酸的物質的量為:n(HCl)=n(CO2)=$\frac{3.36L}{22.4L/mol}$=0.15 mol,所以c(HCl)=0.15 mol÷0.05 L=3 mol/L,故A正確;
B.生成3.36L二氧化碳需要混合物的質量為:$\frac{3.36L}{22.4L/mol}$×9.2g=13.8g<15.7g,所以9.2 g混合物與50 mL鹽酸反應時鹽酸過量,故B錯誤;
C.設9.2 g混合物中NaHCO3、KH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 和y,則有:
x+y=0.1mol      ①
84x+100y=9.2g   ②
聯立方程,解得:x=0.05 mol,y=0.05 mol
故n(NaHCO3):n (KHCO3)=0.05mol:0.05mol=1:1,故C錯誤;
D.由C中計算可知,w(NaHCO3)=$\frac{84}{84+100}$×100%=45.7%,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的計算,題目難度較大,通過比較三組數據判斷反應的程度為解答該題的關鍵點,也是易錯點,試題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石墨烯(圖1甲)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平面結構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結構會發(fā)生改變,轉化為氧化石墨烯(圖1乙)

(1)圖1甲中,1號C與相鄰C形成σ鍵的個數為3.
(2)圖1乙中,1號C的雜化方式是sp3,該C與相鄰C形成的鍵角<(填“>”“<”或“=”)圖甲中1號C與相鄰C形成的鍵角.
(3)圖1乙中所含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從大到小排列O>H>C;電負性從小到大H<C<O
(4)圖1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易分散到H2O中,原因是氧化石墨烯與水分中子間形成氫鍵.
(5)圖1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可與下列哪些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ABCD
A.C2H5OH    B.HNO3    C.NaOH    D.NaHCO3
(6)石墨烯可轉化為富勒烯(C60),某金屬M與C60可制備一種低溫超導材料,晶胞如圖2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與內部,該晶胞中M原子的個數為12,該材料的化學式為M3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有一瓶無色氣體,可能含H2S、CO2、HCl、HBr、SO2中的一種或幾種.將其通入氯水中,得無色透明溶液,將這種溶液分為兩份,向一份中加入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現了白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了白色沉淀.據此推斷:肯定有SO2,肯定沒有H2S、HBr,無法確定的是CO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據報導用激光將置于鐵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與此同時再用一個射頻電火花噴射出氮氣,此時碳、氮原子結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該膜的硬度可比金剛石更堅硬,其原因可能是( 。
A.碳、氮原子構成網狀的原子晶體
B.膜中的C-N鍵長比金剛石的C-C鍵長短
C.碳、氮都是非金屬,化合時放出大量熱
D.相鄰主族非金屬的化合物比單質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人類文明的歷程中,許多物質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如鐵、硝酸鉀、青霉素、聚乙烯、二氧化硅、富勒烯、含鉻物質等.
(1)Fe3+在基態(tài)時,價電子排布式為3d5
(2)KNO3中NO${\;}_{3}^{-}$的空間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寫出與NO${\;}_{3}^{-}$互為等電子體的另一種陰離子的化學式:CO32-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結構如圖1所示.結構中S原子的雜化方式是sp3;組成中C,N,O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O>C,.
(4)富勒烯(C60)的結構如圖2所示,該物質能與氯氣反應形成C60Cl10分子,1mol C60Cl10分子中含有碳碳單鍵的數目為65NA
(5)已知配合物CrCl3•6H2O中心原子Cr3+配位數為6,向含0.1mol CrCl3•6H2O的溶液中滴加2mol•L-1 AgNO3溶液,反應完全后共消耗  AgNO3溶液50mL,則該配離子的化學式為[Cr(H2O)4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A、B、C、X是中學化學常見物質,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如下轉化關系:A+X→B+C+H2O
(1)若X是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B為磚紅色難溶于水的氧化物.
①X的化學式為C6H12O6
②A溶于硝酸的離子方程式為Cu(OH)2+2H+=Cu2++2H2O.
③將淀粉水解液中和后,與A的懸濁液(含NaOH)共熱至沸騰,產生磚紅色沉淀則證明淀粉已經水解.若要進一步探究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還需用到的試劑是碘水.
(2)若A是由M+和R-構成的鹽,X為二元強堿,B為氣體.
①B與氧氣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置換反應,當生成18g液態(tài)水時,放出能量Q 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NH3(g)+3O2(g)=2N2(g)+6H2O(l)△H=-6QkJ•mol-1;若將該反應設計成燃料電池(以硫酸溶液為電解質溶液),其負極反應式為2NH3-6e-=N2+6H+
②室溫時,20mL 0.10mol•L-1的B溶液用0.050mol•L-1的硫酸溶液滴定,所得滴定曲線如圖所示.曲線上a點,c(M+)>c(SO42-)(填“>”、“<”或“=”).曲線上b點,溶液中c(H+)≈7×10-6mol•L-1(只保留一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某種單質是一種新型自來水消毒劑
B.簡單離子半徑:W->R2->X2->S3+
C.R、Z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D.字母所代表的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時酸或堿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并不斷眨眼,不能用手搓揉眼睛
B.檢驗硫酸亞鐵銨溶液中Fe2+的方法是:先滴加新制氨水后滴加KSCN溶液
C.證明鋼鐵吸收氧腐蝕的方法是:在鍍鋅鐵皮上滴1~3滴含酚酞的飽和食鹽水,靜置1~2min,觀察現象
D.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不能鑒別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H、Al、O、N、S是常見的六種元素
(1)S位于元素周期表三周期第VIA族,Fe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價電子排布式為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O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有8種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
(2)用“>”“<”或“=”填空
第一電離能氧化性沸點非金屬性
N>SFe3+>Al3+NH3<H2O16O=18O
(3)己知:下列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4Fe(s)+302(g)=2Fe2O3(s)△H=-aKJ/mol
4Al(s)+3O2(g)=2Al2O3(S)△H=-bKJ/mol
則Al(s)的單質和Fe2O3(s)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Fe2O3(s)+2Al(s)=Al2O3(s)+2Fe(s)△H=-$\frac{1}{2}$(b-a)KJ•mol-1
(4)FeSO4溶液可與硝酸發(fā)生反應,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