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代表五種常見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元素E的基態(tài)3d軌道上有2個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則E為Ti;B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B為O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則C為Na;A的基態(tài)原子中有2個未成對電子,原子序數(shù)小于氧,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則A為碳元素;D與C可形成CD型離子化合物,則D為Cl,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代表五種常見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元素E的基態(tài)3d軌道上有2個電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則E為Ti;B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B為O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則C為Na;A的基態(tài)原子中有2個未成對電子,原子序數(shù)小于氧,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則A為碳元素;D與C可形成CD型離子化合物,則D為Cl.
(1)E為T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24s2,基態(tài)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24s2,故答案為:3d24s2;
(2)CO2分子結構式為O=C=O,碳原子成2個δ鍵、沒有孤對電子,故C原子采取sp雜化;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N元素原子2p能級容納3個電子,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故第一電離能N>O>C;1個CO2分子中,含有 2個π鍵和2個δ鍵,
故答案為:sp;N>O>C;2;2;
(3)CO2形成的晶體屬于分子晶體,NaCl屬于離子晶體,通常情況下,離子鍵鍵能高于分子間作用力,故CO2形成的晶體的熔點低于NaCl,
故答案為:低于;CO2形成的晶體屬于分子晶體,NaCl屬于離子晶體;
(4)該晶胞中Ti原子個數(shù)=1+8×$\frac{1}{8}$=2、O原子個數(shù)=2+4×$\frac{1}{2}$=4,則Ti、O原子個數(shù)之比=2:4=1:2,則化學式為TiO2;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業(yè)材料的重要原料.取上述橙紅色晶體,放在電爐中,通入Cl2和碳的單質(zhì)后高溫加熱,可制得TiCl4,同時產(chǎn)生一種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該氣體為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TiO2+C+2Cl2$\frac{\underline{\;高溫\;}}{\;}$TiCl4+CO2,
故答案為:TiO2;TiO2+C+2Cl2$\frac{\underline{\;高溫\;}}{\;}$TiCl4+CO2;
(5)由Na、Cl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NaCl,以中間的黑色球為Na+離子研究,與之最近的Na+離子處于晶胞的棱上,共有12個.晶胞中Na+離子數(shù)目=1+12×$\frac{1}{4}$=4,Cl-離子數(shù)目=8×$\frac{1}{8}$+6×$\frac{1}{2}$=4,故晶胞質(zhì)量=$\frac{4×58.5}{6.02×1{0}^{23}}$g,晶胞體積=(5.6×10-8cm)3,則該晶體的密度為$\frac{4×58.5}{6.02×1{0}^{23}}$g÷(5.6×10-8cm)3=2.2 g•cm-3,
故答案為:2.2.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zhì)結構的考查,涉及晶胞計算、雜化軌道、電離能、核外電子排布、晶體性質(zhì)等,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利用均攤法進行晶胞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與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種 | |
B. | 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r(R)>r(W)>r(Y) | |
C. | 元素R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W的強 | |
D. | 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測量Cu與濃硝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 |
B. | 驗證Na和水反應為放熱反應: | |
C. | 制取干燥的氨氣: | |
D. | 收集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的比例模型: | |
B. | 次氯酸的結構式:H-Cl-O | |
C. | 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 | |
D. | 原子核內(nèi)有10個中子的氧原子:${\;}_{8}^{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不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 |
B. | 0.1mol M足量的Na反應可產(chǎn)生4.48LH2 | |
C. | M能發(fā)生加成、取代、消去反應 | |
D. | 1mol該物質(zhì)最多可與2molNaOH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x=2,達到平衡后B 的體積分數(shù)關系為:φ(M)>φ(N) | |
B. | 若x<2,達到平衡后B的轉(zhuǎn)化率關系為:α(M)>α(N) | |
C. | 若x>2,C的平衡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系為:c(M)>c(N) | |
D. | x不論為何值,起始時向N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A,平衡后N容器中B的濃度均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