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短周期元素相對位置如右表。M元素既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又是構成地殼中巖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卮鹣铝袉栴}:
(1)X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0.1 molQ的10電子氫化物與CuO反應生成Cu2O、H2O和Q單質時,生成Cu2O的物質的量是 。
(3)Y的氧化物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HR是含M元素的一元酸。常溫下,0.1 mol·L-1 HR 溶液中,c(H+) = 1.3×10-3 mol·L-1。則HR H++R-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 (保留一位小數(shù))。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科研人員以蹄葉橐吾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Ⅰ,再轉化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倍半萜化合物Ⅱ,有關轉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化合物Ⅰ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化合物Ⅰ分子中含有5個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Ⅱ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應
D. 檢驗化合物Ⅱ是否含化合物Ⅰ可用Br2的CCl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22.4L SO3中所含有分子數(shù)為NA
B.常溫下,28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所含化學鍵一定為6NA
C.在O2參與的反應中,1 mol O2作氧化劑時得到的電子數(shù)一定為4NA
D.1 L 1mol/L 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數(shù)目小于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1.2 L CO2所含分子數(shù)為0.5 NA
B.1 L 0.1 mol·L-1的Na2S溶液中離子數(shù)為0.3 NA
C.0.5 mol FeBr2與足量氯氣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D.14.2 g Na2SO4固體中陰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為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是兩種氮的氧化物且所含元素價態(tài)均相同,某溫度下相互轉化時的量變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N2O4
B.a(chǎn)點處于平衡狀態(tài)
C.t1~t2時間內v正(乙)<v逆(甲)
D.反應進行到t2時刻,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A(g)+B(g)C(g)+D(g)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和溫度的關系如下:
溫度/℃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平衡常數(shù)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________,ΔH________0(填“<”、“>”或“=”);
(2)830 ℃時,向一個5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0 mol 的A和0.80 mol 的B,如反應初始6 s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v(A)=0.003 mol·L-1·s-1,則6 s時c(A)=________ mol·L-1,C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若反應經(jīn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________,如果這時向該密閉容器中再充入1 mol 氬氣,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________;
(3)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的依據(jù)為________(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改變
c.c(A)不隨時間改變
d.單位時間里生成C和D的物質的量相等
(4)1 200 ℃時反應C(g)+D(g)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定條件下,下列反應中水蒸氣含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趨勢符合下圖的是( )
A.CO2(g)+2NH3(g)CO(NH2)2(s)+H2O(g);ΔH<0
B.CO2(g)+H2(g)CO(g)+H2O(g);ΔH>0
C.CH3CH2OH(g)CH2===CH2(g)+H2O(g);ΔH>0
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可逆反應aA+bBcC中,物質的含量R%(A%和C%)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在T1、T3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
B.該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
C.該反應的逆反應是放熱反應
D.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醋酸二氨合銅[Cu(NH3)2Ac]溶液吸收CO,能達到保護環(huán)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應方程式為Cu(NH3)2Ac+CO+NH3 [Cu(NH3)3]Ac·CO。已知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表所示:
溫度/℃ | 15 | 50 | 100 |
化學平衡常數(shù)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上述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15 ℃時,反應[Cu(NH3)]Ac·COCu(NH3)2Ac+CO+NH3的平衡常數(shù)為0.5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壓強,CO的轉化率減小
D.醋酸二氨合銅溶液的濃度大小對CO的吸收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