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實驗室里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身邊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鈉的氯化鈉固體.某學生設計了提純方案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②能否改用硝酸鋇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
(2)操作②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42-=BaSO4↓、Ba2++CO32-=BaCO3↓.
(3)進行操作②后,判斷己全部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少許于一試管中,滴加適量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4)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過量的Ba2+;操作④的名稱是過濾;要從制得的純凈氯化鈉溶液獲得氯化鈉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或蒸發(fā)結晶).

分析 碳酸氫鈉不穩(wěn)定,加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鈉和水,加熱后殘留物為氯化鈉和硫酸鈉、碳酸鈉,將殘留物溶解后加入氯化鋇可生成硫酸鋇、碳酸鋇沉淀,過濾后得到濾液含有氯化鈉、氯化鋇,加入碳酸鈉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過濾,濾液中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鈉,加入鹽酸,鹽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加熱煮沸,可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1)加入硝酸鈉溶液,硝酸鈉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和硝酸鈉,除去了硫酸鈉,但引入了硝酸鈉等新的雜質(zhì),
故答案為:不能; 改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3-,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
(2)操作②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42-=BaSO4↓、Ba2++CO32-=BaCO3↓,
故答案為:Ba2++SO42-=BaSO4↓; Ba2++CO32-=BaCO3↓;
(3)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除去硫酸根離子,檢驗硫酸根離子已全部沉淀,判斷方法為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少許于一試管中,滴加適量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故答案為: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少許于一試管中,滴加適量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則已沉淀完全;
(4)操作③加入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過量的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目的是除去溶液中過量的Ba2+,操作④為過濾,分離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從制得的純凈氯化鈉溶液獲得氯化鈉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或蒸發(fā)結晶),
故答案為:除去溶液中過量的Ba2+; 過濾;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或蒸發(fā)結晶).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離子反應、試劑的加入順序、除雜原則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除雜試劑過量及分離方法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于裂解和裂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裂化和裂解產(chǎn)物中都含有不飽和烴
B.裂解和裂化都是為了得到氣態(tài)烴
C.裂解和裂化的溫度不同
D.裂化和裂解都是使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的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的烴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以制得較純凈的氯乙烷的是( 。
A.乙烷與氯氣取代B.乙烯與氫氣加成,再用氯氣取代
C.乙烯與氯化氫加成D.乙烯與氯氣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硅是目前半導體工業(yè)中最重要的基礎原料,其導電性對哦雜質(zhì)等十分敏感,因此,必須制備高純度硅.雖然地殼中硅的含量豐富,但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需要通過化學方法來制備高純度的單晶硅,一種簡單工藝流程如下: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填寫化學式),反應器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C$\frac{\underline{\;1600-1800℃\;}}{\;}$Si(粗)+2CO↑.
(2)石英砂與焦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也會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又稱金剛砂,其晶體類型為原子晶體.
(3)①反應器乙中發(fā)生的反應為:Si(s)+3HCl(g)=SiHCl3(g)+H2(g)△H=-210kJ/mol,工業(yè)上為了加快SiHC13的生成速率而又不降低硅的轉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催化劑、增大壓強或HCl濃度.
②反應器乙所得的反應產(chǎn)物中,SiHCl3大約占85%,還有SiCl4等,有關物質(zhì)的沸點數(shù)據(jù)如一下:
物質(zhì)SiSiCl4SiHCl3SiH2Cl2SiH3ClHCl
沸點/℃235557.631.88.2-30.4-84.9
提純SiHCl3的主要工藝操作依次為沉降、冷凝、精餾,其中精餾溫度最好控制在31.8℃.
③SiHCl3遇水劇烈反應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種物質(zhì),其水解的反應方程式為SiHCl3+3H2O═H2SiO3+H2↑+3HCl↑.
(4)反應器丙中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iHCl3$\frac{\underline{\;1100-1200℃\;}}{\;}$Si+3HCl
(5)該生產(chǎn)工藝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是氯化氫、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X、Y、Z、W是中學常見的四種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不少于2,X的族序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四種元素的單質(zhì)均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種相對分子質(zhì)量都大于26的氧化物,其中有兩種氧化物能溶于稀硫酸,三種能溶于燒堿溶液.四種元素單質(zhì)的混合物有如下性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X>Y>Z>W(wǎng)
B.簡單氣態(tài)氮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W>X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Z>Y
D.X和W組成的化合物常作砂紙、砂輪的磨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為了測定實驗室長期存放的Na2SO3固體的純度,準確稱取W g固體樣品,配成250mL溶液.設計了以下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I: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操作I→洗滌→操作Ⅱ→稱量,得到沉淀的質(zhì)量為m1 g
方案Ⅱ:取25.00mL上述溶液,用a mol/L 的酸性KMnO4溶液進行滴定.(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實驗中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
        滴定次數(shù)
實驗數(shù)據(jù)
1234
待測溶液體積/mL25.0025.0025.0025.00
滴定管初讀數(shù)/mL0.000.200.100.15
滴定管末讀數(shù)/mL20.9521.2020.1521.20
(1)配制250mL Na2SO3溶液時,必須用到的實驗儀器有:燒杯、玻棒、滴管、藥匙和電子天平、250mL的容量瓶.
(2)操作I為過濾操作Ⅱ為干燥
(3)方案I中如何判別加入的氯化鋇已經(jīng)過量靜置分層后,向上清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不再產(chǎn)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在方案Ⅱ中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加入最后一滴后溶液由無色變?yōu)樽仙以诎敕昼妰?nèi)不褪.
(4)根據(jù)方案Ⅱ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計算Na2SO3的純度為$\frac{6300a}{W}$%.(寫成分數(shù)形式)
有同學模仿方案I,提出方案Ⅲ:取25.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I→洗滌→操作Ⅱ→稱重,得到沉淀質(zhì)量為m2 g 并用方案I的方法計算結果.
(5)根據(jù)方案Ⅲ,從理論上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填序號)
a.方案I比方案Ⅲ的計算結果要低        b.方案I比方案Ⅲ的計算結果要高
c.m1=m2,方案I和方案Ⅲ的結果一樣    d.方案Ⅲ不應根據(jù)方案I的方法計算
(6)上述實驗中,由于操作錯誤所引起的實驗誤差分析正確的是ad(填序號).
a.方案I中如果沒有洗滌操作,實驗結果將偏小
b.方案I中如果沒有操作Ⅱ,實驗結果將偏大
c.方案Ⅲ中如果沒有洗滌操作,實驗結果將偏小
d.方案Ⅲ中如果沒有操作Ⅱ,實驗結果將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某有機物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1H14O3
B.有機物中含有4種不同的官能團
C.0.5 mol 該有機物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NaOH 1mol
D.0.5 mol 該有機物與足量金屬鈉反應,能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氫氣1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共價化合物中只含共價鍵
B.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氨氣不僅破壞離子鍵還破壞了共價鍵
C.干冰變?yōu)槎趸細怏w,因共價鍵被破壞需吸收能量
D.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700℃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表中t2<t1):
反應時間/minn(CO)/moln(H2O)/mol
01.200.60
t10.80 
t2 0.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在t1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v(H2)=0.40/t1mol•L-1•min-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0.10 mol H2O,達到平衡時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與原平衡相比,達到新平衡時CO和H2O轉化率增大
D.溫度升高至800℃,達到新平衡時n(CO2)=0.34 mol,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