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團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
(1)在甲烷、苯、甲苯這三種物質中,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甲苯(填名稱),能用于制取炸藥梯恩梯( TNT)的是C7H8(填分子式).
(2)某學習小組通過實驗探究①苯酚、②醋酸、③碳酸這三種物質分子中的羥基在水中電離能力的強弱.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三種物質的水溶液(適量),再分別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僅②、③的溶液變紅.
b、另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再滴加①的溶液,發(fā)現(xiàn)試管中溶液的紅色明顯變淺.
c、再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碳酸鈉溶液,向其中滴加②的溶液,發(fā)現(xiàn)有氣體生成.
d、將CO2氣體通入苯酚鈉的水溶液中,發(fā)現(xiàn)溶液變渾濁.
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步驟b的現(xiàn)象說明苯酚具有(弱)酸性.
②步驟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三種物質分子中的羥基在水中的電離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③②>③>①(填序號).
④在苯酚分子中,羥基對苯基的性質也有影響.寫出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的有機產物的結構簡式:
(3)同學甲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一次性地驗證苯酚、醋酸、碳酸的酸性強弱.同學乙認為該實驗裝置設計的不嚴密,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揮發(fā)出的醋酸(蒸氣),醋酸也能與苯酚鈉生成苯酚,無法比較出碳酸與苯酚的酸性強弱.

分析 (1)甲苯上的甲基能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稱;
(2)a、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三種物質的水溶液(適量),再分別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僅②、③的溶液變紅,說明②、③的溶液顯酸性;
b、另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再滴加①的溶液,發(fā)現(xiàn)試管中溶液的紅色明顯變淺,說明苯酚能將氫氧化鈉中和掉;
c、再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碳酸鈉溶液,向其中滴加②的溶液,發(fā)現(xiàn)有氣體生成,即醋酸能將二氧化碳制出;
d、將CO2氣體通入苯酚鈉的水溶液中,發(fā)現(xiàn)溶液變渾濁,即碳酸能制出苯酚.據(jù)此分析;
(3)醋酸是揮發(fā)性酸,故會有醋酸蒸汽進入苯酚鈉溶液中.

解答 解:(1)甲烷和苯均不能給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甲苯上的甲基能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從而能時高錳酸鉀溶液褪色;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稱,由甲苯發(fā)生硝化反應制得,故答案為:甲苯;C7H8;
(2)a、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三種物質的水溶液(適量),再分別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僅②、③的溶液變紅,說明②、③的溶液顯酸性,而①不變紅,說明①的溶液不顯酸性或酸性極弱;
b、另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再滴加①的溶液,發(fā)現(xiàn)試管中溶液的紅色明顯變淺,說明苯酚能將氫氧化鈉中和,即苯酚有酸性,但酸性極弱,不能使石蕊變紅;
c、再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碳酸鈉溶液,向其中滴加②的溶液,發(fā)現(xiàn)有氣體生成,即醋酸能將二氧化碳制出,則說明醋酸的酸性強于碳酸;
d、將CO2氣體通入苯酚鈉的水溶液中,發(fā)現(xiàn)溶液變渾濁,即碳酸能制出苯酚,說明碳酸的酸性強于苯酚.
①步驟b的現(xiàn)象說明苯酚具有酸性,故答案為:(弱)酸;
②步驟d中,是二氧化碳和苯酚鈉反應生成了苯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③三種物質的酸性強弱為:醋酸>碳酸>苯酚,故三種物質分子中的羥基在水中的電離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②>③>①,故答案為:②>③>①;
④在苯酚分子中,羥基使苯基的性質變活化.故苯酚與濃溴水反應能發(fā)生三溴取代,生成三溴苯酚,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
(3)醋酸是揮發(fā)性酸,故會有醋酸蒸汽進入苯酚鈉溶液中,即無法判斷是二氧化碳制出的苯酚,還是醋酸制出的苯酚,故無法比較出碳酸和苯酚酸性強弱關系,故答案為:二氧化碳中混有揮發(fā)出的醋酸(蒸氣),無法比較出碳酸與苯酚的酸性強弱.

點評 本題考查了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應注意的是由于苯環(huán)不是單雙鍵交替的結構,故苯不能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反應Fe(s)+CO2(g)?FeO(s)+CO(g)△H1,平衡常數(shù)為K1
反應Fe(s)+H2O(g)?FeO(s)+H2(g)△H2,平衡常數(shù)為K2;
在不同溫度時K1、K2的值如表:
700℃900℃
K11.472.15
K22.381.67
①反應CO2(g)+H2(g)?CO(g)+H2O(g)△H,平衡常數(shù)為K,則△H==△H1-△H2(用△H1和△H2表示),K=$\frac{{K}_{1}}{{K}_{2}}$(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CO2(g)+H2(g)?CO(g)+H2O(g)是吸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能判斷CO2(g)+H2(g)?CO(g)+H2O(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C(填序號).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H2)=v(H2O)
D.將體積比為1:2的CO2、H2氣體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CO和H2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M、A、B、D、N、E五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M元素的單質是自然界最輕的氣體,N元素的原子半徑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徑最大的.A、B、D、E分別在如圖(周期表的一部分)占有相應的位置,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7.
試回答:
(1)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
B:N;N:Na
(2)D、E、N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關系是S2->O2->Na+.(寫元素符號)
(3)由D、M形成的原子個數(shù)1:1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學鍵類型是共價鍵,寫出該化合物的電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向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溶液顏色變化應該是(  )
A.無變化B.顏色變淺C.變?yōu)樽攸S色D.變?yōu)榧t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有不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ASO2通入含紫色石蕊試液的水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SO2有漂白性
B將純Fe(NO32樣品溶于稀H2SO4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HNO3氧化性強于Fe3+的氧化性
C將新制氯水和KI溶液在試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蕩靜置溶液分層,下層呈紫色非金屬性:Cl>I
D分別向0.1mol•L-1醋酸和飽和硼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Na2CO3溶液醋酸中有氣泡產生,硼酸中沒有氣泡產生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下表是五種短周期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
元素代號ABCDE
原子半徑/nm0.160.1430.1020.0990.074
主要化合價+2+3+6,-2+7,-1-2
已知鈹?shù)脑影霃綖?.089nm.
(1)用元素符號標出它們在周期表中對應位置(以下為周期表的一部分).

(2)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 周期IIIA 族;
(3)上述五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HClO4(填化學式);
(4)A、D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
(5)C、E形成化合物為SO2或SO3(填化學式),含化學鍵類型為共價鍵(填“離子鍵”或“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相對分子質量均為88的飽和一元醇和飽和一元羧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酯的結構可能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
A.8種B.12種C.16種D.3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興趣小組進行鐵礦石中含鐵量的測定,實驗過程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熱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氣
B.稀釋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C.滴定過程中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
D.鐵礦石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分子式為C12H14O2的有機物F廣泛用于制備香精的調香劑.為了合成該有機物,某實驗室的科技人員設計了下列合成路線.

試回答下列問題:
(1)D物質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碳碳雙鍵、羧基;
(2)合成路線中反應③所屬反應類型名稱為氧化反應;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