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反應Fe(s)+CO2(g)?FeO(s)+CO(g)△H1,平衡常數(shù)為K1
反應Fe(s)+H2O(g)?FeO(s)+H2(g)△H2,平衡常數(shù)為K2;
在不同溫度時K1、K2的值如表:
700℃900℃
K11.472.15
K22.381.67
①反應CO2(g)+H2(g)?CO(g)+H2O(g)△H,平衡常數(shù)為K,則△H==△H1-△H2(用△H1和△H2表示),K=$\frac{{K}_{1}}{{K}_{2}}$(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計算可知,反應CO2(g)+H2(g)?CO(g)+H2O(g)是吸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能判斷CO2(g)+H2(g)?CO(g)+H2O(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C(填序號).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
C.v(H2)=v(H2O)
D.將體積比為1:2的CO2、H2氣體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CO和H2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時.

分析 (1)①Fe(s)+CO2(g)?FeO(s)+CO(g)①,F(xiàn)e(s)+H2O (g)?FeO(s)+H2 (g)②,①-②得到H2(g)+CO2(g)?CO(g)+H2O(g),據(jù)此計算焓變;①-②得到H2(g)+CO2(g)?CO(g)+H2O(g),據(jù)此寫出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根據(jù)蓋斯定律及題中熱化學方程式判斷反應③的反應熱;
②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據(jù)此進行判斷.

解答 解:(1)①Fe(s)+CO2(g)?FeO(s)+CO(g)△H1 ①,
Fe(s)+H2O(g)?FeO(s)+H2(g)△H2
根據(jù)蓋斯定律可得:①-②可得,③H2(g)+CO2(g)?CO(g)+H2O(g)△H3=△H1-△H2;
①-②得:H2(g)+CO2(g)?CO(g)+H2O(g),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frac{{K}_{1}}{{K}_{2}}$;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升高,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該反應吸熱,△H1>0;升高溫度反應②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H2<0,所以△H3=△H1-△H2>0,反應CO2(g)+H2(g)?CO(g)+H2O(g)為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H1-△H2;$\frac{{K}_{1}}{{K}_{2}}$;吸熱;
②A.該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則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不能根據(jù)壓強變化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v(H2)=v(H2O),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不再變化,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將體積比為1:2的CO2、H2氣體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無論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CO和H2O的體積比保始終為1:1,無法據(jù)此判斷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蓋斯定律在熱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平衡狀態(tài)判斷、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計算等知識,明確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蓋斯定律的內(nèi)容及應用方法,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少有9個,最多有1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高一上第一次質(zhì)檢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mgO2中含n個氧原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可表示為

A.2n B.16n/m C.32n/m D.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KI在食品、醫(yī)藥領域有廣泛用途.某科研小組利用碘廢棄液(主要含I2、I-)制備KI,流程如下:

已知:I2+2S2O32-=S4O62-+2I-
(1)加入膽礬的作用氧化劑,富集碘元素.
(2)為制得KI晶體粗產(chǎn)品,濾液后續(xù)操作步驟是將濾液倒入蒸發(fā)皿中加熱蒸發(fā)、冷卻結(jié)晶,過濾、干燥得到KI晶體粗產(chǎn)品.
(3)用沉淀滴定法測定樣品中KI含量的實驗步驟如下:
a.稱取3.000g樣品,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
b.量取25.00mL待測液于錐形瓶中;
c.用0.1000mol•L-1AgN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AgNO3標準溶液的體積;
d.重復b、c操作2~3次,平均消耗AgNO3標準溶液16.50mL
①配制250mL樣品溶液時,所需的儀器除燒杯、玻璃棒之外,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
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②AgNO3標準溶液在使用之前通常要重新標定,原因是硝酸銀不穩(wěn)定,見光易分解,放置之后的硝酸銀溶液的濃度會發(fā)生變化;本實驗滴定過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圖示正確的是A(填編號).

③該樣品中KI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為91.30%.
④下列因素會導致KI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偏高的是C.
A.配制樣品溶液定容時仰視         B.錐形瓶未干燥
C.滴定管未用AgNO3標準溶液潤洗    D.滴定終點時滴定管尖嘴中產(chǎn)生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用稀硫酸與鋅制取氫氣的實驗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可加快氫氣的生成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可以加快氫氣生成速率的原因是硫酸銅與鋅反應生成銅,形成銅、鋅、稀硫酸原電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2)要加快上述實驗中氣體產(chǎn)生的速率,還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應溫度,
適當增加硫酸的濃度或增加鋅粒的表面積等(答兩種);
(3)為了進一步研究上述反應中硫酸銅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6組實驗.將表中所給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到6個盛有過量Zn粒的反應瓶中,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記錄獲得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
  實 驗
混合溶液
ABCDEF
4mol•L-1H2SO4/mL30V1V2V3V4V5
 飽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
H2O/mLV7V8V915100
請完成此實驗設計,其中:其中:V2=V5(填“>”、“<”或“=”);V5=30,V6=10,V8=19.5;(填具體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A、B、C、D、E、F六種元素分屬三個短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D同主族,可形成離子化合物X;B的氫化物與F的氫化物可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Y,且B的單質(zhì)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物質(zhì);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D、E、F 3種原子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3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兩兩皆能發(fā)生反應生成鹽和水.
(1)F元素的名稱是氯,B單質(zhì)的化學式為N2
(2)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X的形成過程
(3)化合物Y的電子式為,A2C2的電子式為
(4)D、F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H2O.
(5)D、E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甲酸的下列性質(zhì)中,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zhì)的是( 。
A.0.1mol/L甲酸溶液的c(H+)=10-3mol/L
B.甲酸以任意比與水互溶
C.10mL 1mol/L甲酸恰好與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應
D.甲酸溶液的導電性比一元強酸溶液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C、Si、Ge、Sn都是IVA族元素,該族元素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醫(yī)藥等方面有重要應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Ge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2)C、Si、Sn三種元素的單質(zhì)中,能夠形成金屬晶體的是Sn.
(3)CO2分子的空間構型及碳氧之間的成鍵方式直線形、共價鍵;
(4)1molSiO2晶體中的硅氧鍵數(shù)目為4mol;
(5)CO可以和很多金屬形成配合物,如Ni(CO)4,Ni與CO之間的鍵型為配位鍵.
(6)碳氧鍵的紅外伸縮振動頻率與鍵的強度成正比,已知Ni(CO)4中碳氧鍵的伸縮振動頻率為2060cm-1,CO分子中碳氧鍵的伸縮振動頻率為2143cm-1,則Ni(CO)4中碳氧鍵的強度比CO分子中碳氧鍵的強度B(填字母)
(A)強    (B)弱    (C)相等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團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
(1)在甲烷、苯、甲苯這三種物質(zhì)中,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甲苯(填名稱),能用于制取炸藥梯恩梯( TNT)的是C7H8(填分子式).
(2)某學習小組通過實驗探究①苯酚、②醋酸、③碳酸這三種物質(zhì)分子中的羥基在水中電離能力的強弱.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取三支試管,分別加入三種物質(zhì)的水溶液(適量),再分別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僅②、③的溶液變紅.
b、另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再滴加①的溶液,發(fā)現(xiàn)試管中溶液的紅色明顯變淺.
c、再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碳酸鈉溶液,向其中滴加②的溶液,發(fā)現(xiàn)有氣體生成.
d、將CO2氣體通入苯酚鈉的水溶液中,發(fā)現(xiàn)溶液變渾濁.
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步驟b的現(xiàn)象說明苯酚具有(弱)酸性.
②步驟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三種物質(zhì)分子中的羥基在水中的電離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③②>③>①(填序號).
④在苯酚分子中,羥基對苯基的性質(zhì)也有影響.寫出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生成的有機產(chǎn)物的結(jié)構簡式:
(3)同學甲設計了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一次性地驗證苯酚、醋酸、碳酸的酸性強弱.同學乙認為該實驗裝置設計的不嚴密,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揮發(fā)出的醋酸(蒸氣),醋酸也能與苯酚鈉生成苯酚,無法比較出碳酸與苯酚的酸性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