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化學家及其突出貢獻為: ①波義耳(化學元素概念);②道爾頓(原子學說);③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④玻爾(玻爾原子模型)。這些突出貢獻提出的年代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A

【解析】

試題分析:①英國化學家波義耳1661年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②1803年,10月18日,道爾頓在曼徹斯特的學會上第一次宣讀了他的有關原子論的論文,③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fā)現了元素周期律,④波爾原子模型是玻爾于1913年提出來的,這些突出貢獻提出的年代順序是①②③④,選A。

考點:考查化學發(fā)展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3月階段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工業(yè)上用天然氣為原料,分為兩階段制備甲醇:

(i)制備合成氣:CH4(g)+H2O(g) CO(g)+3H2(g)

(ii)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備合成氣:將1.0mol CH4和2.0mol H2O(g)通入反應室(容積為100L),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i);CH4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已知100℃時達到平衡的時間為5min,則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氫氣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H2) = 。

②圖中p1 p2(填“<”、”“>”或“=”)。

③為解決合成氣中H2過量而CO不足的問題,原料氣中需添加CO2,發(fā)生反應如下:

CO2(g)+H2(g)CO(g)+H2O(g),為了使合成氣配比最佳,理論上原料氣中甲烷與二氧化碳體積比為 。

(2)合成甲醇:在Cu2O/ZnO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向2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 CO(g)和2mol H2(g),發(fā)生反應(ii),反應過程中,CH3OH的物質的量(n)與時間(t)及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反應(ii)需在 (填“高溫”或“低溫”)才能自發(fā)進行。

②據研究,反應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為Cu2O,反應體系中含少量的CO2 有利于維持Cu2O的量不變,

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③在500℃恒壓條件下,請在上圖中畫出反應體系中n(CH3OH)隨時間t變化的總趨勢圖。

(3)工業(yè)上可通過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其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3OH(g)+CO(g)HCOOCH3(g) ,科研人員對該反應進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結果如下:

①從反應壓強對甲醇轉化率的影響“效率”看,工業(yè)制取甲酸甲酯應選擇的壓強是 。 (填“3.5×106Pa”、“4.0×106Pa”或“5.0×106Pa”)。

②實際工業(yè)生產中采用的溫度是80℃,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種新型的乙醇電池,它用磺酸類質子溶劑。電池總反應為:C2H5OH +3O2 → 2CO2 +3H2O,電池示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極為電池的正極

B.電池工作時電流由a極沿導線經燈泡再到b極

C.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為:4H+ + O2 + 4e- = 2H2O

D.電池工作時,1mol乙醇被氧化時就有12mol電子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蘭州市高三下學期診斷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人類生活、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淡水供應危機”,加入明礬可以使海水淡化

B.采用加熱方法消毒的目的是使蛋白質變性而殺滅細菌

C.含有重金屬的電器廢品不能隨意丟棄,要分類回收并利用

D.煤炭燃燒過程中安裝“固硫”裝置,主要是為了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高三質量檢查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工業(yè)上,在強堿性條件下用電解法除去廢水中的CN-,裝置如圖所示,依次發(fā)生的反應有:

①CN- —2e- +2OH- ═CNO- +H2O

②2Cl- 一2e══Cl2 ↑

③3Cl2 +2CNO- +8OH-═N2 +6Cl-十2CO32-+4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Fe一2e一═Fe2+

B.通電過程中溶液pH不斷增大

C.為了使電解池連續(xù)工作,需要不斷補充NaCl

D.除去1 mol CN-,外電路至少需轉移5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3月教學質量檢查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

I.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存在轉化關系:

(1)若甲、乙均為空氣主要成分,甲所含元素的簡單陰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

(2)若乙是生活常見金屬單質,丙→丁的離子方程式為 。

(3)若丙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則丙的化學式為 (任寫1種)。

II.一定溫度下,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投入0.5 mol PCl5(g),存在平衡:PCl5(g)PCl3(g)+ Cl2(g)。反應過程中測得部分數據如下表:

時間

n(PCl5)/mol

n(PCl3)/mol

n(Cl2)/mol

0

0.5

0

0

t1

0.45

t2

0.1

t3

0.4

(4)t1時刻,測得反應吸收的熱量為a kJ。PCl3(g)與Cl2(g)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5)t2時:v正 v逆(填“>”、“<”或“=”)。

(6)相同溫度下,改為往容器中投入0.2 mol PCl5(g)、0.2 mol PCl3(g)、0.1 mol Cl2(g),到達平

衡前,PCl5的物質的量將 (填“增大”、“減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三3月教學質量檢查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無法從海水中獲得的是

A.硫酸 B.氯化鎂 C.溴 D.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上學期高一化學期末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含1mol K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2mol Ba(OH)2的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

B.當溶液中Al3+全部沉淀出來時,沉淀的總物質的量最大

C.最后得到的沉淀是BaSO4

D.最后的沉淀為2mol BaSO4、1mol 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廣東省揭陽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的現象與對應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

操作

現象

結論

A

將濃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體變黑膨脹

濃硫酸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

B

常溫下將Al片放入濃硝酸中

無明顯變化

Al與濃硝酸不反應

C

向蘇打和小蘇打溶液中分別加入鹽酸

均冒氣泡

兩者均能與鹽酸反應

D

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粉

粉末變紅

鐵與水在高溫下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