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①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②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一段時間后分別進行離心,檢測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

A.①沉淀物、②沉淀物 B.①上清液、②上清液

C.①上清液、②沉淀物 D.①沉淀物、②上清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青海西寧第四高級中學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來判斷選擇培養(yǎng)基是否起到了選擇作用需要設置的對照是

A.未接種的選擇培養(yǎng)基

B.未接種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

C.接種了的選擇培養(yǎng)基

D.接種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家雞中,毛腿(F)對光腿(f)為顯性,兩只毛腿雞的后代中,光腿雞少毛腿雞多。這兩只毛腿雞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A.FF×ff B.Ff×Ff

C.FF×Ff D.Ff×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所特有的是

A.聯(lián)會現(xiàn)象

B.交叉互換現(xiàn)象

C.同源染色體分離

D.著絲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泰州中學、靖江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面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某髙等生物(假定只含有兩對染色體)的三個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根據(jù)圖回答:

(1)丙圖細胞所示的時期為 ,所示細胞的名稱為 。

(2)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發(fā)生在 圖所示的時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 圖所示的時期。

(3)甲、乙、丙三圖所示細胞中含有的染色單體數(shù)依次是

(4)在不發(fā)生交叉互換的情況下,該生物產生 種染色體組成的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泰州中學、靖江中學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只有在減數(shù)分裂中發(fā)生,而在有絲分裂中不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A.DNA復制

B.紡錘體的形成

C.著絲點分裂

D.同源染色體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信號分子與靶細胞識別與結合具有專一性
B.植物細胞間也能進行信息交流
C.沒有直接接觸的細胞間不能進行信息交流
D.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調查種群密度時,對于不同種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差異.

(1)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一般采用樣方法.某同學在對一種植物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時,得到該植物的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在計數(shù)時,應記錄的數(shù)目是8.在取樣時應注意的原則是隨機取樣等.
(2)調查動物種群密度時一般采用標志重捕法.在對某池塘內鯽魚種群數(shù)量進行調查時,第一次捕獲200尾,全部進行標記后放生;第二次捕獲160尾,其中有標記的鯽魚有10尾,則該池塘內鯽魚的總數(shù)約為3200尾.
(3)調查甲、乙兩草原中所捕獲田鼠的月齡構成如圖2所示.據(jù)圖分析,乙草原的田鼠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穩(wěn)定型;甲草原的田鼠種群的年齡組成屬于增長型,據(jù)此預測,該草原鼠害將會嚴重,必須做好防治準備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敘述“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學觀點錯誤的是(  )
A.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線粒體,便于精子的運動
B.卵細胞體積較大,有利于提高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
C.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核糖體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
D.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內含豐富的血紅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