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中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綠化用地則相對較少。
充分利用建筑表面進行城市的“垂直綠化”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請回答:
(1)在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保持足夠的綠化面積對凈化空氣有重要意義,這主要是利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______ (填“能量流動”、“物質(zhì)循環(huán)”或“信息傳遞”)功能。
(2)根據(jù)建筑頂層平臺光線強、土壤少,進行建筑頂層平臺綠化時選擇的植物應具有___(至少寫兩點)等特點。
(3)實施“垂直綠化”需要注意對病蟲害的預防以及避免引起外來物種入侵。因此,要充分考慮不同生物之間的____。
(4)常用于城市“垂直綠化”的牽;ň哂姓归_暮合的特點。由此可見,光信息的傳遞在____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2月期初調(diào)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細胞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個途徑,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催化過程②③④的酶均分布于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
B. 過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
C. 過程①②③④均能發(fā)生在酵母細胞中
D. 過程③中的水產(chǎn)生于線粒體內(nèi)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徐州市高二學業(yè)水平第一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Getting to Zero),下列有關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艾滋病是一種遺傳病
B. 艾滋病患者體內(nèi)T細胞的數(shù)量會逐漸增加
C.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DS)
D. 發(fā)現(xiàn)艾滋病患者,應及時對其進行長期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為人體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圖,a、b為置于神經(jīng)細胞膜外的微型電流計的兩個微型電極;圖乙表示某種病毒侵入動物細胞相關過程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jīng)纖維處于___________狀態(tài),此時膜主要對___________(填“Na+”或“K+”)有通透性。
(2)在圖甲的b處給予一適當?shù)拇碳ぃ娏饔嫷闹羔樐馨l(fā)生___________次偏轉(zhuǎn)。若從a處切斷神經(jīng)纖維,刺激b處,效應器能作出反應,該過程__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反射。
(3)在人體內(nèi)反射弧中的興奮是單向傳遞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乙中①為___________酶,可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過程是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據(jù)圖可知該病毒在細胞內(nèi)的遺傳信息傳遞途徑為__________(可用簡單文字和箭頭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某細胞能合成mRNA,說明該細胞也高度分化
B. 細胞內(nèi)產(chǎn)生的自由基會攻擊細胞內(nèi)的DNA和蛋白質(zhì)
C. 抑癌基因主要負責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分裂和生長進程
D. 人口腔上皮細胞有絲分裂間期染色體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酶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 利用唾液淀粉酶可以除去植物細胞壁
B. 用丙酮能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純度較高的脲酶
C. H2O2分解實驗中.Fe3+、加熱與過氧化氫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強
D. 利用pH分別為7、8、9和10的緩沖液探究pH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三區(qū)八校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棄耕地中的主要食物鏈由植物→田鼠→鼬構成。生態(tài)學家對此食物鏈中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表,單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__________演替的結果。該種群生物種類較少,食物網(wǎng)較簡單,則形成食物網(wǎng)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田鼠種群密度,在2hm2范圍內(nèi),第一次捕獲并標記60只田鼠,第二次捕獲18只未標記田鼠,標記的為12只,但第二次捕獲并計數(shù)后有3只標記的田鼠的標記物脫落,則該田鼠種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
(3)田鼠和鼬都是恒溫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_______,田鼠進入寒冷的環(huán)境下耗氧量將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4)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的太陽輻射總能量為100000J/(hm2•a),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太陽能利用率為:_________%。
(5)從植物到田鼠的傳遞效率是________%(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數(shù))。這體現(xiàn)了能量流動具有的特點是_____。
(6)棄耕的農(nóng)田中若要進行小動物豐富度的研究,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有兩種,一是記名計算法,該方法一般適用于________的群落,另一個是目測估計法,該方法是按預先確定的多度等級來估計單位面積上個體數(shù)目的多少,等級的劃分和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許多動物在不同生活季節(jié)數(shù)量有很大差異:春季繁殖,夏季數(shù)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種種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殘存的少量個體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個如瓶頸樣的模式(如圖所示,●為抗藥性個體),其中瓶頸部分即為動物數(shù)量減少的時期。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 突變和基因重組決定了該種群生物進化的方向
B. 在圖中所示的三年間,該生物種群進化形成了新物種
C. 在使用殺蟲劑防治害蟲時,其抗藥性基因的頻率增加,是因為有抗藥性基因的害蟲繁殖能力增強了
D. 在自然越冬無殺蟲劑作用時,害蟲中敏感性基因頻率反而升高,說明變異的有利或有害取決于環(huán)境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二(文)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容器內(nèi),調(diào)整pH至2.0,將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適量水混合裝入,保存于37℃的水浴鍋內(nèi)。過一段時間后,容器內(nèi)剩余的物質(zhì)是 (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 唾液淀粉酶、麥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