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科學的方法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表中實驗內(nèi)容與實驗方法不匹配的是( 。
 實驗內(nèi)容實驗方法
A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模擬實驗法
B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類比推理法
C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D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對比實驗法
A.AB.BC.CD.D

分析 1、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⑤實驗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2、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越小,物質運輸效率越低.
3、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通過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解答 解:A、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大小不同的三個瓊脂塊中NaOH擴散的深度相同,這說明細胞越大,其物質運輸效率越低,用了模擬實驗法,A正確;
B、摩爾根利用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用了假說演繹法,B錯誤;
C、赫爾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觀察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C正確;
D、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時采取了有氧和無氧的條件,故利用了對比實驗法,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學基礎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歸納總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TP是細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合成的ATP可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

B.機體在運動時消耗ATP,睡眠時則不消耗ATP

C.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離子所需的ATP來源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東濟寧微山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入學暑期作業(yè)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英國醫(yī)生塞達尼·任格在對離體蛙心進行實驗中發(fā)現(xiàn),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收縮不能維持。用含少量鈣和鉀的鈉鹽溶液灌注時,蛙心可持續(xù)跳動數(shù)小時。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

A.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B.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的持續(xù)跳動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表示萌發(fā)的小麥種子中可能發(fā)生的相關生理過程,a〜e表示物質,①〜④表示過程.
(1)①②③④過程發(fā)生的場所分別是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內(nèi)膜、線粒體基質.
(2)a、b、c、d、e代表的物質分別是丙酮酸、二氧化碳、還原氫、氧氣、酒精(乙醇).
(3)①〜④中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的是①③④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表有關酶特性實驗設計中最科學、嚴謹?shù)模ā 。?br />
選項實驗目的主要實驗步驟
A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實驗組:2mL 3%H2O2+1mL過氧化氫酶  保溫5min
對照組:2mL 3%H2O2+1mL蒸餾水      保溫5min
B酶催化具有專一性實驗組:2mL 3%可溶性淀粉+1mL新鮮唾液 保溫5min后碘液檢驗
對照組:2mL 3%蔗糖+1mL新鮮唾液 保溫5min后碘液檢驗
C探究酶作用的適宜溫度5mL 3%可溶性淀粉、2mL新鮮唾液的多支試管分別置于 多個一定溫度梯度水浴鍋中5min后,相應溫度混合后再保溫5min,碘液檢驗
DpH影響酶的催化活性向三支試管中依次各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緩沖液和1mL新鮮唾液   在適宜溫度下保持5min   斐林試劑檢驗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人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種重要的藥用蛋白,可在轉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獲得.流程如圖:

(1)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體細胞DNA,可采用DNA分子雜交(或核酸探針)技術.
(2)為獲取更多的卵(母)細胞,要對供體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數(shù)排卵.圖中早期胚胎可用人工方法從羊輸卵管內(nèi)獲得,該過程稱為沖卵(或沖胚); 也可從羊體內(nèi)取出卵子,通
過體外受精(或核移植)后進行早期胚胎培養(yǎng)獲得. 第5天右以看到胚胎發(fā)生收縮,細胞間隙擴大,接著胚胎內(nèi)部出現(xiàn)裂隙,這是胚胎囊胚期開始的標志.
(3)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術可獲得多個轉基因個體.圖中早期胚胎通過胚胎移植技術移入代孕母羊子宮內(nèi)繼續(xù)發(fā)育,暫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冷凍(或低溫)方法保存.
(4)胚胎干細胞(ES)可由早期胚胎或者原始性腺中分離培養(yǎng)獲得的一類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不同條件對番茄光合作用的影響.圖甲表示在最適溫度及其它條件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番茄葉片CO2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圖中B、C、D是橫坐標上的點;圖乙是研究人員測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條件下番茄葉片的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和胞間CO2濃度的結果.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E點后曲線保持水平不變,此時限制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CO2濃度,若圖中其它條件不變,溫度上升5℃則E點將向左上方向移動,圖甲中的C點驟變?yōu)锽點時,短時間內(nèi)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將上升(請用圖中橫坐標上的字母回答).
(2)圖甲中B點時,番茄葉肉細胞內(nèi)能為細胞主動運輸吸收K+提供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在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下,番茄葉肉細胞中的磷酸分子在葉綠體中的移動方向是葉綠體基質到類囊體薄膜.
(3)圖乙表示隨著土壤含水量降低,番茄的氣孔導度降低,但細胞間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漸升高,對此有兩種不同觀點:觀點一認為光合產(chǎn)物的輸出變慢,導致細胞內(nèi)光合產(chǎn)物積累,最后阻礙了CO2吸收利用;觀點二認為細胞內(nèi)水分虧缺導致葉綠體片層結構破壞,從而直接影響光反應,而且不能恢復.為驗證上述觀點,將培養(yǎng)在低土壤含水量條件下的番茄幼苗分為兩組,實驗組番茄幼苗進行正常供水(或答澆水、補水)處理,對照組保持原有狀態(tài).若實驗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不能恢復(與對照組基本相同),則觀點一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顫藻和衣藻都能通過葉綠體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B.核膜由四層磷脂分子組成,蛋白質、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
C.Na+進入神經(jīng)元的方式與分泌蛋白分泌出來的方式不同
D.所有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都與核仁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任何活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化學元素都是氧
B.在不同的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種類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別
C.在活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與食物中的各種成分相同
D.活細胞中各化合物含量從多到少的順序是:蛋白質、水、脂質、無機鹽、糖類、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