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3}{8}$ | B. | $\frac{5}{8}$ | C. | $\frac{5}{16}$ | D. | $\frac{3}{32}$ |
分析 本題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原理和應用,把成對的基因拆開,一對一對的考慮,不同對的基因之間用乘法,即根據(jù)分離定律來解自由組合的題目,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解:在完全顯性且兩對基因各自獨立遺傳的條件下,aaBBDd與AabbDd雜交,其子代表現(xiàn)型和雙親中aaBBDd相同的占$\frac{1}{2}$×1×$\frac{3}{4}$=$\frac{3}{8}$,其子代表現(xiàn)型和雙親中AabbDd相同的概率為$\frac{1}{2}$×0×$\frac{3}{4}$=0,故aaBBDd與AabbDd雜交,其子代表現(xiàn)型不同于雙親的個體占全部后代的1-$\frac{3}{8}$=$\frac{5}{8}$.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及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發(fā)揮作用時,必須有抗體的參與 | |
B. | 效應T細胞能直接攻擊并清除靶細胞中的病原體 | |
C. | 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可產(chǎn)生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 | |
D. | 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產(chǎn)生抗體消滅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細胞鮮重中C的含量最多 | |
B. | 細胞中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組成中都含有C元素 | |
C. |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 |
D. | 沒有碳,就沒有生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卡爾文循環(huán) | B. | 線粒體內膜上水的合成 | ||
C. | 載體蛋白的形狀改變 | D. | 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高安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若將細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基本不變
B. 若該細胞處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將變小
C. B/A值能表示細胞失水的程度
D. A、B分別表示細胞和液泡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分子雜交原理 | B. | DNA能自我復制 | ||
C. | 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 D. | 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視野中蝗蟲一個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可發(fā)現(xiàn)精子形成過程是連續(xù)的變化 | |
B. | 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通過類比推理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
C. | 薩頓通過測交實驗驗證了其假說的正確性 | |
D. | 摩爾根通過基因定位證實“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英國科學家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細胞 | |
B. | 孟德爾利用豌豆為實驗材料進行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了遺傳的兩大定律 | |
C. | 達爾文用金絲雀虉草的胚芽鞘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 |
D. | 赫爾希和蔡斯用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煙草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