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4.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對家鼠等有害動物的防治,要盡量降低其K值
B.種群的數量變化包括增加、波動、穩(wěn)定和下降
C.種群的數量變化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
D.種群S型增長的增長速率隨種群密度增加而下降

分析 1、同一種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環(huán)境遭受破壞,K值會下降;當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改善,K值會上升.
2、“J”型曲線:指數增長函數,描述在食物充足,無限空間,無天敵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無限增長的情況.
3、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加劇,以該種群為食的動物的數量也會增加,這就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時會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長曲線.

解答 解:A、對家鼠等有害動物的控制,可以通過減少食物來源或減少生存空間等措施來盡量降低其K值,A正確;
B、種群的數量變化包括增加、波動、穩(wěn)定和下降,B正確;
C、種群的數量變化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C正確;
D、種群S型增長的增長速率先隨種群密度增加而上升,后隨種群密度增加而下降,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種群數量的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將某種綠色植物的葉片,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其在10℃、
20℃的溫度條件下,分別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葉片呼吸速率在20℃下是l0℃下的2倍
B.該葉片在5klx光照下,10℃時積累的有機物比20℃時多
C.該葉片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時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量是3mg
D.該葉片在20℃、10klx的光照下,每小時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約是8.25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食物鏈(網)
B.物質循環(huán)是指CO2等化合物的循環(huán)
C.生態(tài)系統(tǒng)維持相對穩(wěn)定離不開信息傳遞
D.負反饋調節(jié)使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恒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代表肌細胞與內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飲食過咸,則Y中滲透壓會升高
B.Z中有大量的淋巴細胞
C.肌細胞的代謝產物可能導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質的穩(wěn)定僅僅依賴于神經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圖是人體某組織內各種結構示意圖,A、B、C、D表示的是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的是體液的四種成分,有關此圖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所示四種液體可相互轉化
B.O2、葡萄糖、血漿蛋白和溶菌酶等都是①的成分
C.①②④構成了人體的內環(huán)境
D.③中液體成分在人體中所占比例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yǎng)和利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只能分離微生物不能對微生物進行計數
B.接種時連續(xù)劃線的目的是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獲得單菌落
C.以尿素為唯一氮源且含酚紅的培養(yǎng)基可選擇和鑒別尿素分解菌
D.培養(yǎng)乳酸桿菌時需要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遺傳、變異和進化的敘述,說法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方向,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形成
B.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變異個體都可以作為進化的原材料
C.地理隔離可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種群基因庫的差異導致種群間產生生殖隔離
D.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必須在有性生殖前提下才能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的是( 。
A.食物鏈B.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C.分解者D.孔雀開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一般淡水的 pH介于6.5~8.5.為了給水產養(yǎng)殖提供控制水華的參考依據,科研人員進行了pH對普通小球藻(魚類優(yōu)良餌料)和魚腥藻(主要的水華藻)生長影響的研究,結果如圖1. 請回答下列問題:

注:不同 pH條件下小球藻、魚腥藻的初始接種密度相同,整個培養(yǎng)過程的pH值保持不變.
(1)實驗中設計pH范圍在6.0~9.0,其主要依據是一般淡水的ph介于6.5-8.5.
(2)單獨培養(yǎng)時,不同pH條件下普通小球藻和魚腥藻的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隨pH增大,環(huán)境容納量增加更顯著的是魚腥藻.
(3)共同培養(yǎng)時,小球藻與魚腥藻之間通過爭奪光照和營養(yǎng)物質等形成競爭關系.
(4)已知多數淡水魚生長的最適pH為7.0~8.5,根據本實驗結果分析,水產養(yǎng)殖中水體pH應控制在7.0左右.
(5)圖2是某魚塘中小球藻a和兩種養(yǎng)殖魚類b、c的數量變化曲線圖,其中b、c均能以a為食.
①調查b的種群密度常采用標志重捕法 法;該方法獲得的結果與實際值相比,通常會偏大 (偏大/偏小/基本一致).
②a、b和c之間可構成2 條食物鏈,若b全部被捕撈,則c的數量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