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強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過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來提高采油率的新技術。以下是人們篩選、純化和擴大培養(yǎng)該類微生物的實驗操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營,該類微生物應取自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壤。

(2)為篩選和純化該類微生物,從功能上分,應選用____培養(yǎng)基,此培養(yǎng)基中添加________作為微生物生長的唯一碳源。培養(yǎng)基滅菌采用的最適方法是________法。常用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接種后需密封培養(yǎng),由此推測該類微生物的代謝類型是__________,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時選取________________就可獲得高效菌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線粒體不是有氧呼吸的必備條件

B. 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生成少量ATP

C. 葡萄糖是細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質

D. 水果貯藏在完全無氧的環(huán)境中,可將有機物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查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表示黃豆發(fā)芽的部分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如果探究生長素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可以不設置用蒸餾水處理的對照組

B. 由實驗結果可知生長素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在50~100微摩爾/升之間

C. 1、2、3、4組能說明幼嫩的植物莖葉中一定存在生長素

D. 該實驗能夠證明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

地球上植物產生的纖維素中有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利用,從土壤中分離并研究這些微生物有利于人們更有效地利用植物秸稈中的纖維素。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培養(yǎng)基除含有碳源、氮源、水和多種無機鹽外,還應含有_______。其中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中唯一碳源為______,對配制的培養(yǎng)基采用______法滅菌,目的是__________。

(2)以下流程圖為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示意圖。

①該流程中可以省略的步驟是________;

②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纖維素分解菌單菌落,單菌落指的是___________;

③鑒定培養(yǎng)基中添加的染料是______,挑選菌落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細胞免疫)和抗體介導的免疫應答(體液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能釋放抗體的免疫細胞不參與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

B. 能釋放免疫活性物質的T細胞只參與抗體介導的免疫應答

C. 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能將含抗原的細胞及其抗原消滅

D. 抗體介導的免疫應答中吞噬細胞和B細胞等特異性識別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能正確表示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西區(qū)下期高三年級總復習質量調查(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為某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發(fā)生的部分代謝,其中①—⑧表示不同生理過程;下表列出了在不同光照強度與溫度條件下該植物所在環(huán)境中氧氣的變化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只能發(fā)生在生物膜上的反應有_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序號)。理論上該植物葉肉細胞在0klx光照條件下可以進行的反應有過程______________(填數(shù)字序號)過程。

(2)CO2濃度屬于表中所示實驗中的______________變量。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CO2濃度突然降低,將導致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含量降低,結合圖中⑤⑥過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植物在10℃、10klx的條件下培養(yǎng)4小時共產生氧氣___________mg。若此植物在20℃、5klx的條件下培養(yǎng)10小時后轉入10℃、黑暗環(huán)境中繼續(xù)培養(yǎng)14小時,在此24小時中該植物是否能夠正常生長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學模擬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溫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據(jù)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30℃條件下植物有機物積累最快

B. 40℃條件下植物有機物總量下降

C. 55℃條件下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

D. 60℃條件下植物不再進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蕪湖市高三5月教學質量檢測(高考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科研小組自制兩種大蒜搗取液,探究它對餐具上細菌的殺滅效果,具體過程如下,請完善相關步驟:

(1)制作提取液:做法見下表

表中A組無菌水需加入_____________ml

(2)取樣:

①取污染程度一致的餐具若干,隨機等分為甲、乙、丙三組。

②將經(jīng)過滅菌處理的濾紙,貼在甲組餐具表面1min,再將該濾紙放入50ml無菌水中,充分振蕩后制成細菌原液1;

③將乙、丙兩組的餐具分別浸泡在等量的A組和B組提取液中后取出用無菌水的緩水流沖洗10s;

④將經(jīng)過滅菌處理的濾紙,分別貼在浸泡后的乙、丙兩組餐具表面各lmin,再將濾紙分別放入兩瓶50ml無菌水中,充分振蕩后制成細菌原液2、細菌原液3。

(3)培養(yǎng)和計數(shù):采用_____________法分離三種原液中的細菌,且每個濃度至少涂布__________個平板。制成的平板放在37℃培養(yǎng)48h,取出計數(shù)。

(4)本實驗需另設一組,用等量無菌水涂布在___________平板上,目的是___________。

(5)現(xiàn)察記錄:在下面空白處,設計A組大蒜提取液處理前后,細菌原液經(jīng)適當稀釋后的菌落數(shù)觀察記錄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