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A.鑒定待測樣液中的蛋白質時,先加NaOH溶液,振蕩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C.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D.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將酶與底物溶液在室溫下混合后于不同溫度下保溫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金屬離子(mmol/L) | 相對活性(%) |
對照組 | 100 |
Mn2+ | 123 |
Co2+ | 79 |
Mg2+ | 7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性別 | 雌株 | 兩性植株 | 雄株 |
基因型 | AA+、Aa | A+A+、A+a | aa |
A. | 2 | B. | 3 | C. | 4 | D.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廣州執(zhí)信中學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
B.基因突變自然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頻率很低
C.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D.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人體的任何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西北師大附高三上開學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7分,每空1分)小麥的穗發(fā)芽影響其產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fā)芽率明顯低于當地白粒小麥。為探究淀粉酶活性與穗發(fā)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穗發(fā)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
分組 步驟 | 紅粒管 | 白粒管 | 對照管 | |
① | 加樣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緩沖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37℃保溫適當時間,終止酶促反應,冷卻至常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 |||
顯色結果 | +++ | + | +++++ | |
注:“+”數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步驟①中加入的C是 ,步驟2中加緩沖液的目的是 。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 ;據此推測: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 。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 。
(2)小麥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X處理的作用是使 。若Ⅰ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Ⅱ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顯著 白粒管(填“深于”或“淺于”),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處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西北師大附高三上開學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20mL后,會出現的現象是
A.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mL
C.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大于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液,50%分布在細胞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西北師大附高三上開學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合圖分析,下列傳述錯誤的是
A.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C.遺傳信息傳遞到蛋白質是表現型實現的基礎
D.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含遺傳信息相同的兩條單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和衰老死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化使各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各不相同
B.分裂存在于個體發(fā)育的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fā)生于胚胎發(fā)育階段
C.個體發(fā)育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衰老死亡對于生物體都有積極意義
D.多細胞生物細胞衰老與機體衰老總是同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