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與屠呦呦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另兩位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阿維菌素(從一類氣生性腐生放線菌中提。肋线咸崛〉那噍锼刈饔糜诏懺x的食物泡膜,使瘧原蟲較快出現(xiàn)氨基酸饑餓,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斷排出體外,從而損失大量細胞質(zhì)而死亡.從上述論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青蒿素作用的靶細胞是食物泡膜

B.提取阿維菌素的菌株不具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C.細胞質(zhì)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如果大量流失,會威脅到細胞生存

D.瘧原蟲對外界食物的獲取方式主要是胞吞,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guān)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一個體的不同體細胞中可能存在相同的mRNA
B.細胞癌變是因為基因突變產(chǎn)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衰老細胞內(nèi)色素積累會妨礙細胞內(nèi)物質(zhì)的交流和傳遞
D.細胞凋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達以及調(diào)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為研究影響線粒體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圖示順序依次向測定儀中加入線粒體及相應物質(zhì),測定氧氣濃度的變化,結(jié)果如圖(注:圖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過程中被氧化的物質(zhì)).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過程①有水的生成
B.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C.過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D.過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析表中的實驗,錯誤的是( )

選項

鑒定對象

試劑

顏色

水浴加熱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藍色

不需要

脫色的材料

B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

需要

梨勻漿、西瓜汁

C

蛋白質(zhì)

雙縮脲試劑

紫色

不需要

豆?jié){、牛奶、雞蛋清

D

脂肪

蘇丹Ⅲ染液

橘黃色

不需要

花生子葉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實驗小組欲從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能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請回答:

(1)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 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從功能上講,該培養(yǎng)基屬于 培養(yǎng)基.

(2)為避免培養(yǎng)皿污染,需將培養(yǎng)皿呈 狀態(tài)放置.為避免培養(yǎng)液中菌體濃度過高,需將培養(yǎng)液進行

處理.為了排除 ,需設置接種等量無菌水的培養(yǎng)基作為空白對照.

(3)為了篩選出菌株,可將適量的 試劑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圍,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圍的現(xiàn)象是 ,則說明此種菌能夠分泌脂肪酶.

(4)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菌落,可采用 平板劃線 法接種于新的培養(yǎng)基平板上.

(5)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細菌能產(chǎn)生一種毒性肽,其分子式為C55H70O19N10,將它徹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基(C5H9NO4).則參與該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數(shù)和控制該毒性肽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堿基數(shù)分別為( )

A.4、30 B.3、20 C.4、60 D.3、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下)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AUG、GUG為起始密碼子,UAA、UGA、UAG為終止密碼子.某原核生物的一個信使RNA堿基排列順序如下:A﹣U﹣U﹣C﹣G﹣A﹣U﹣G﹣A﹣C…(中間省略46個堿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質(zhì)含氨基酸的個數(shù)為( )

A.20個 B.15個 C.16個 D.18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聯(lián)考高三(下)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在豌豆雜交試驗中,成功利用“假說一演繹法”發(fā)現(xiàn)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有關(guān)分離定律發(fā)現(xiàn)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F2出現(xiàn)了3:1的性狀分離比

B.假設的核心是:F1產(chǎn)生了數(shù)量相等的帶有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

C.根據(jù)假設設計了測交試驗并推理出相應結(jié)果

D.做了多組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F(xiàn)2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以驗證其假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南昌十所省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擬突破沖刺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實驗有關(guān)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脂肪鑒定實驗中觀察花生子葉切片細胞間可能出現(xiàn)橘黃色顆粒

B.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中,通過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來判斷其呼吸方式

C.在模擬性狀分離的實驗中,盒子代表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配子,兩個盒子的彩球數(shù)量要求相同

D.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將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氫先各自在某一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后再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