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變化常作為生物實驗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下列操作或想法中,錯誤的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IV染液,染色3min,滴加1一2滴體積分數(shù)為50%酒精洗去浮色
②取新鮮的菠菜葉,加少許Si02和丙酮,研磨液呈黃綠色.這是因為菠菜葉的用量太少所致
③堿性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可用于染色體的染色
④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對比實驗時,檢測結果為:由藍色變?yōu)辄S色,產(chǎn)生了CO2;由黃色變?yōu)榛揖G色,產(chǎn)生了酒精
⑤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帶最寬,可判斷為葉綠素a的含量最多.
A、①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考點:檢測脂肪的實驗,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專題:
分析:在生物學實驗中,顏色變化是生物實驗結果觀察的一項重要指標.學生要熟悉常見生物實驗中顏色的變化,有針對性地分析問題,即可判斷正誤.
解答: 解:①、用滴管在花生子葉薄片上滴加蘇丹IV染液,染色3min,滴加1一2滴質量分數(shù)為50%酒精洗去浮色,①錯誤;
②、碳酸鈣能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取新鮮的菠菜葉,加少許Si02和丙酮,由于沒有加碳酸鈣保護色素,導致色素被破壞,所以研磨液呈黃綠色,②錯誤;
③、堿性醋酸洋紅染色劑可用于染色體的染色,③錯誤;
④、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對比實驗時,檢測結果為: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說明產(chǎn)生了CO2;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溶液由橙黃色變?yōu)榛揖G色,說明產(chǎn)生了酒精,④錯誤;
⑤、在葉綠體的色素中,葉綠素a的含量最多,呈現(xiàn)藍綠色,所以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帶最寬,可判斷為葉綠素a含量最多,⑤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課本基礎實驗的原理和選材,意在考查學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呈線性關系,即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控制
B、人類白化病癥狀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來實現(xiàn)的
C、皺粒豌豆種子中,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
D、70%的囊性纖維病患者中,編碼一個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 。
A、信息傳遞可以調節(jié)生物種間關系
B、生態(tài)缸要放在散射光處,以避免缸內的溫度過高
C、能量由草食動物傳遞到肉食性動物的形式是化學能
D、捕撈后維持在
K
2
值,有利于魚群的可持續(xù)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對于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生長素是以酪氨酸為原料合成的
B、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表明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是一種主動運輸
C、植物生長素和脫落酸對于植物的某一具體生理過程可能具有拮抗作用,但是在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方面具有協(xié)調性
D、植物體的某一細胞只受到某種單一植物激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
B、水分子進出細胞是通過自由擴散
C、大腸桿菌吸收K+屬于主動運輸,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載體蛋白
D、葡萄糖進入紅細胞需要載體蛋白的幫助,但不消耗能量,屬于協(xié)助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核酸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
B、是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C、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
D、對蛋白質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
A、第三營養(yǎng)級流向第四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③+④
×100%
B、圖中④包含了三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飼養(yǎng)的高密度魚塘中⑤肯定大于①
D、在食物鏈中各營養(yǎng)級獲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某種植物DNA片段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①~④表示物質或結構.Ⅰ、Ⅱ、Ⅲ表示生理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可能用到的密碼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賴氨酸、UUC-苯丙氨酸、UCU-絲氨酸、UAC-酪氨酸)

(1)過程Ⅰ、Ⅱ的名稱分別是
 
. ①~④結構中
 
(填序號)存在堿基互補配對.
(2)①~④結構中
 
(填序號)中含有核糖.
(3)由圖可知,④所攜帶的氨基酸為
 

(4)由于基因中一個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導致過程Ⅲ合成的肽鏈中第3位氨基酸由絲氨酸變成丙氨酸,則該基因的這個堿基對替換情況是
 

(5)若由于(4)所述的替換使得某植株表現(xiàn)為罕見的紅花性狀,而其自交后代中只有部分植株具有紅花性狀,則其原因最可能是
 
.將自交后代中的紅花植株連續(xù)自交3次,并逐代淘汰白花性狀個體,則最終獲得的紅花植株中純合子的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經(jīng)檢測某生物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但其性狀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其原因是( 。
A、遺傳信息沒有改變
B、遺傳基因沒有改變
C、遺傳密碼沒有改變
D、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沒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