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圖為某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B.結構③能增大細胞膜的面積
C.⑤具有選擇透過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細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學成分和功能有差異

分析 分析題圖:該圖沒有細胞壁,大液泡,為動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其中①為內質網(wǎng),②為細胞膜,③微絨毛,④為中心體,⑤為核膜,⑥為核孔,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生物膜系統(tǒng)包括細胞膜、核膜和具膜細胞器,①內質網(wǎng)、②細胞膜,二者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③微絨毛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A錯誤;
B、③微絨毛是上皮細胞游離面的胞膜和胞質向外伸出的細小的指狀突起,能增加細胞的表面積,提高細胞的吸收功能,B正確;
C、⑤核膜具有選擇透過性,⑥核孔也具有選擇性,不是所有物質都能任意通過細胞膜的,如DNA分子不能出細胞核,C錯誤;
D、細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學成分和功能有差異,如小腸上皮細胞游離面的細胞膜所含蛋白質較多,主要和其吸收功能相適應,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生物膜系統(tǒng)的概念,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酶活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圖1表示酶A和酶B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圖2表示抑制酶活性的兩個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劑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位點,從而降低酶對底物的催化效應;模型B中的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能改變酶的構型,使酶不能與底物結合,從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l所示兩種酶中,可能是來自熱泉中的細菌體內的酶是酶B.
(2)在0~80℃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逐漸升高.如果先將酶A置于80℃的溫度下,然后逐漸降低溫度,反應速率將不變,原因是酶A在800C時已失活.
(3)研究發(fā)現(xiàn)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B活性的作用方式屬于模型A還是模型B,采取的實驗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濃度合適并使酶活性充分發(fā)揮的反應體系中加入精氨酸,同時不斷提高底物濃度,觀察酶促反應速率變化.如果酶促反應速率能恢復  (填“能恢復”或“不能恢復”),則說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屬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應速率不能恢復(填“能恢復”或“不能恢復”),則說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屬于模型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是固定不變的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D.基因中含有密碼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細胞工程是一門新興的生物工程技術.在動、植物的育種;藥物提;藥物生產(chǎn)等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利用所學知識回答以下關于細胞工程的相關問題.
(1)釆用植物細胞工程育種的方法如圖所示:

①以胚狀體為材料,經(jīng)過人工薄膜包裝得到的人工種子,在適宜條件下同樣能夠萌發(fā)成幼苗,與天然種子培育相比,人工種子的培育具有哪些顯著的優(yōu)點?生產(chǎn)不受季節(jié)、氣候和地域的限制;一般不會出現(xiàn)性狀分離、能保持優(yōu)良品種的遺傳特性(答出兩點).
②甲、乙原生質體經(jīng)誘導融合完成的標志是新細胞壁的形成.利用雜種細胞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培育成雜種植株,該技術的核心步驟是脫分化和再分化.
(2)已知西湖龍井含有的茶堿是植物細胞的代謝產(chǎn)物,具有提神、抗衰老功效.可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來實現(xiàn)茶堿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
①若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將龍井茶葉細胞培養(yǎng)到愈傷組織階段,然后從液泡(填細胞器)中提取茶堿.
②如果想獲得脫毒的龍井茶苗,可以切取一定大小的莖尖(根尖和芽尖也可)等進行組織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生物學事實描述錯誤的是( 。
A.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鑒別細胞的死活利用了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
B.水鹽平衡調節(jié)涉及多種激素和神經(jīng)的協(xié)調作用
C.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2P、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表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輪作即為在同一塊土地有計劃地更換作物來耕種,這與作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選擇性吸收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種群是生態(tài)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下列有關種群的正確敘述是( )

A.種群是指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同種生物所有成熟個體的總和

B.一個呈“S”型增長種群中,種群增長速率在各階段是不同的,在種群數(shù)量達值時增長速率最大

C.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shù)目比例適中,這樣的種群正處于發(fā)展階段

D.合理密植農(nóng)作物時,其種群數(shù)量可以大于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例中,能體現(xiàn)生長素的兩重性的是( )

①頂端優(yōu)勢 ②根的向地性 ③莖的向光性 ④莖的背地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神經(jīng)﹣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是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下列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共同構成了機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

②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基本活動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神經(jīng)元,興奮從一個神經(jīng)元的軸突傳至另一神經(jīng)元的樹突或胞體

③激素是通過體液的傳輸,作用于靶細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調節(jié)是通過激素調節(jié)完成的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研究發(fā)現(xiàn)寨卡病毒(Zika virus)屬于RNA病毒,乙肝病毒為DNA病毒,寨卡病毒由蚊蟲傳播,通過血液感染,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寨卡熱.下列有關寨卡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病毒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B.該病毒核酸的復制需要宿主細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該病毒的遺傳物質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
D.該病毒感染人體后,其遺傳信息的傳遞與乙肝病毒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