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關于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生物的細胞與組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其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 cm,若改用4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整在1.5 cm左右
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p字母
C.若將玻片標本向右移動,一污點不動,則污點可能在物鏡上,也可能在目鏡上
D.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

分析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物鏡、管鏡和目鏡組成.標本經物鏡和管鏡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實象;實象經目鏡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虛象.因此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往往呈現p字母;但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方向和實際情況是相同的.

解答 解:A、在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焦距越小,與載玻片的距離就越短,A錯誤;
B、由于顯微鏡呈現的是倒立的虛像,因此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往往呈現p字母,B正確;
C、若將玻片標本向右移動,一污點不動,說明污點不在玻片上,則污點可能在物鏡上,也可能在目鏡上,C正確;
D、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實際上眼蟲在載玻片上的移動方向是左下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明確換上高倍鏡后,物鏡和載玻片的距離變;識記顯微鏡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虛像,因此方向是相反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實驗小組將黑藻浸在加有適宜培養(yǎng)液的試管中(溫度條件適宜),通過移動光源以改變試管與光源間的距離,觀測黑藻放出氣泡的情況,根據實驗結果繪制圖1曲線.圖2為黑藻葉綠體中光合作用部分過程示意圖.

請回答問題:
(1)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2)圖2所示過程在細胞中進行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3)由于需要光合作用前一階段提供ATP和[H],因此,在試管與光源距離由45cm逐漸改變?yōu)?0cm的過程中,短時間內圖2中的反應②(填“①”或“②”)會首先受到影響而減慢,導致圖1中B點的C3含量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是有關蛋白質分子的簡要概念圖,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①過程有水生成B.a肯定含有P元素
C.多肽中b的數目等于c的數目D.d表示氨基酸種類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人做完某種手術后,要觀察排尿量,正常人每天1.5升左右,金女士做完垂體瘤手術后,出現了尿崩現象--每天排尿5升,應給她注射下列哪種物質( 。
A.生長激素B.生理鹽水C.抗利尿激素D.5%的葡萄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在理想狀態(tài)下,種群數量增長呈“J”型曲線,然而,正常情況下,自然界一定空間上存在一定的環(huán)境容納量(又稱K值),種群數量增長會呈“S”型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實驗中,發(fā)現濾紙條上色素帶顏色較淺,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研磨時沒有加入石英砂B.畫濾液細線次數太少
C.提取時無水乙醇加得太少D.所用的菠菜葉片太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中各種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的過程就是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遺傳物質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B.隨著細胞的生長,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會有所減小
C.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細胞衰老不受基因控制而是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D.細胞癌變是所有細胞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據下列圖示回答下面的問題.

從細胞的結構特點上看,甲、乙、丙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甲和乙,屬于真核細胞的是丙.判斷的理由是甲和乙無成形的細胞核,而丙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如圖中a、b為有機小分子物質,甲、乙、丙代表有機大分子物質.已知核糖體是由RNA和蛋白質構成的,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人體細胞中,a共有5種
B.b經脫水縮合反應合成丙,此過程形成了磷酸二酯鍵
C.組成甲與乙的五碳糖不同
D.在某人的神經細胞和肝細胞中,甲一般不同,丙一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