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 | 應(yīng)用 | |
A | 35S | 標記噬菌體,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
B | 15N | 標記DNA分子,證明DNA分子半保留復(fù)制方式 |
C | 3H | 用3H標記氨基酸,可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 |
D | 18O | 分別標記糖類和氧氣,證明呼吸作用過程中CO2和H2O中的氧的來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在生物學(xué)中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
(1)用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用32P標記噬菌體的DNA,分別侵染細菌,最終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2)用3H標記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
(3)15N標記DNA分子,證明了DNA分子的復(fù)制方式是半保留復(fù)制;
(4)卡爾文用14C標記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轉(zhuǎn)移途徑,即CO2→C3→有機物;
(5)魯賓和卡門用18O標記水,證明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于水.
解答 解:A、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只能證明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zhì)外殼未進入細菌,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A錯誤;
B、用15N標記DNA分子,可證明DNA分子半保留復(fù)制方式,B正確;
C、用3H標記氨基酸,可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C正確;
D、用18O分別標記糖類和氧氣,證明呼吸作用過程中CO2和H2O中的氧的來源,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細胞呼吸、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等,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xiàn)象及結(jié)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⑤⑦ | B. | ③④⑥⑦ | C. | ②③⑤⑧ | D. | ①⑤⑥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增加產(chǎn)熱,增加散熱 | B. | 減少產(chǎn)熱,減少散熱 | ||
C. | 增加產(chǎn)熱,減少散熱 | D. | 減少產(chǎn)熱,增加散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是所有活細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 |
B. | H2O2分解實驗中,加熱、Fe3+、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強 | |
C. | 有些酶需要通過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高爾基體進行加工、運輸 | |
D. | 人體的各種酶發(fā)揮作用所需的最適條件是不完全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水解供能時①、②、③之間的高能磷酸鍵都將斷裂 | |
B. | 當水解①和②之間的高能磷酸鍵后的產(chǎn)物之一可作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 |
C. | ②和③之間的高能磷酸鍵斷裂后所釋放的能量主要以熱能形式散失 | |
D. | ATP在細胞中能與ADP相互轉(zhuǎn)化實現(xiàn)儲能和放能,從而實現(xiàn)能量的循環(huán)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操作 | 粘稠物 | 濾液 |
2mol/L的NaCl溶液攪拌過濾 | ① | ② |
0.14mol/L的NaCl溶液攪拌過濾 | ③ | ④ |
95%的冷酒精攪拌過濾 | ⑤ | ⑥ |
A. | ①③⑤ | B. | ②③⑤ | C. | ①④⑥ | D. | 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脂肪的鑒定實驗中,用95%的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觀察 | |
B. | 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染色后用蒸餾水緩水流沖洗載玻片 | |
C. | 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離過度 | |
D. | 在低溫誘導(dǎo)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實驗中,需用蒸餾水沖洗洋蔥根尖上的卡諾氏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