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南瓜的花色是由一對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開黃花的南瓜和一株開白花的南瓜雜交,子代(F1)既有開黃花的,也有開白花的.讓F1自交產生F2,表現(xiàn)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③可知白花是顯性性狀
B.F1白花的后代出現(xiàn)了黃花是性狀分離的結果
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
D.F2中,開黃花與開白花南瓜的理論比是1:3

分析 解答本題首先根據(jù)圖解中過程③判斷顯隱性,然后判斷各個體的基因型,繼而進行相關計算.基因的分離定律就是指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如雜合子Aa能夠產生A和a兩種配子,并且比例為1:1.

解答 解:A、過程③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白花是顯性性狀,黃花是隱性性狀,A正確;
B、F1白花的后代出現(xiàn)了黃花和白花,其中黃花是性狀分離的結果,B正確;
C、F1中白花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說明其為雜合體,基因型是Aa,C正確;
D、親本中白花為雜合子,因此F1中白花占$\frac{1}{2}$,白花是顯性性狀,所以白花自交F2中白花占$\frac{1}{2}$×$\frac{3}{4}$=$\frac{3}{8}$,則黃花占$\frac{5}{8}$,所以開黃花與開白花南瓜的理論比是5:3,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夠熟練運用基因分離定律進行解題,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用某種酶進行有關實驗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酶的最適催化溫度不確定
B.圖2和圖4能說明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圖4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圖2實驗結果可知酶發(fā)揮作用需要適宜的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調查某草原田鼠數(shù)量時,在設置的2公頃的調查區(qū)內,放置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鼠32只,將捕獲的鼠經(jīng)標記后在原地釋放.數(shù)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100個捕鼠籠,這次共捕獲30只,其中有上次標記過的個體10只.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地區(qū)田鼠種群密度數(shù)為N,則N=48只/公頃.
(2)要使上面所計算的種群個體總數(shù)和實際相符,理論上在調查期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是BC.
A.有較多個體遷出調查區(qū)      B.調查區(qū)內沒有較多個體死亡
C.調查區(qū)內沒有較多個體出生  D.較多個體遷入調查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基因型為Dd的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一條染色體上的一條染色單體上有D基因,那么與其共用一個著絲點的另一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應是( 。
A.D或dB.DC.dD.D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生長素作用與其濃度關系圖.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具有頂端優(yōu)勢的植物,其側芽濃度高(高或低)于頂芽,由此可見,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2)向光生長的幼苗,若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B點對應濃度,則其背光面濃度為B-D之間對應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用試劑鑒定某物質產生特定的顏色變化,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碘液-淀粉-黃色B.雙縮脲試劑-多肽-紫色
C.蘇丹Ⅲ染液-油脂-紅色D.本尼迪特試劑-蔗糖-紅黃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H基因的初步水解產物是脫氧核苷酸,H基因中能被RNA聚合酶識別的序列叫啟動子.
(2)若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體上,該基因和正;騂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經(jīng)BclI酶切后,可產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圖1,bp表示堿基對),據(jù)此可進行基因診斷.圖2為某家庭患此病的遺傳系譜.II-1的致病基因來自于母親(“母親”或“父親”或“雙親”).如果II-2的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99bp和43bp三種片段,推斷其基因型為XHXh.II-3的丈夫表現(xiàn)型正常,則他們的兒子基因診斷中出現(xiàn)142bp片段的概率為$\frac{1}{4}$.
(3)圖3為某二倍體生物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示意圖,據(jù)圖回答:若圖示為次級精母細胞,寫出該細胞產生子細胞的基因型是ABD和AbD,其中B與b形成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基因重組).
(4)圖4是基因型為AaBB的某個生物的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和分裂過程中物質或結構變化的相關模式圖.現(xiàn)有某藥物秋水仙素能專一性地抑制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則使用此藥物后,細胞的分裂將停留在圖乙中CD段;基因分離定律發(fā)生在FG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 (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在葡萄酒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葡萄酒變酸現(xiàn)象,其原因可能是發(fā)酵液中混有乳酸菌發(fā)酵產生乳酸;也可能是發(fā)酵裝置密閉不嚴,導致醋酸菌生長繁殖,產生醋酸.
(2)某同學嘗試用罐頭瓶制作果酒,在培養(yǎng)過程中,每隔12h左右將瓶蓋擰松一次,此后再擰緊,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一是放掉發(fā)酵產生的CO2,二是避免氧氣進入和雜菌污染.
(3)在酸性條件下,可用重鉻酸鉀來檢測果酒發(fā)酵是否成功.若要進一步檢測所得果酒中活體酵母菌的密度時,一般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法,但此種方法最終計算得出的菌體數(shù)往往比實際數(shù)目低.
(4)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鮮葡萄汁沒有經(jīng)過滅菌處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檢測不出酵母菌以外的雜菌,從生態(tài)學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與雜菌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酒精不利于雜菌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真核生物的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與遺傳的控制中心.酶與無機催化劑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更顯著降低反應的活化能,細胞中的放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lián)系.
(2)大豆幼苗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時,若突然停止CO2供應,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5和ATP含量的變化分別為升高(或增加)、升高(或增加).大田種植大豆時,“正其行,通其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加CO2濃度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以增加產量.
(3)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種,包括: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