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進化過程中,先出現(xiàn)突變,環(huán)境通過選擇作用使有利的變異保存下來.
2、基因突變特點: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多方向性和多害性.
解答 解:(1)螺旋蛆蠅中存在抗藥性突變基因,在殺蟲劑作用下,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大,使螺旋蛆蠅個體數(shù)量逐漸上升.
(2)由圖2可和,A可突變成a1、a2、a3,說明突變具有不定向性,A與a1、a2、a3互為等位基因,A與突變成a1,a1也可突變成A,說明突變具有可逆性等.
(3)由于基因突變的頻率較低,需要在幾代中反復(fù)進行,才能使突變個體(即雄性不育個體)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所以采用電離輻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滅螺旋蛆蠅,所需時間較長.
(4)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甲與丙堿基配對的個數(shù)多于甲與乙,所以與甲的親緣關(guān)系最近的蠅是丙,從分子水平為生物進化提供了證據(jù).
故答案為:
(1)逐漸上升 螺旋蛆蠅中存在抗藥性突變基因,在殺蟲劑作用下,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大,使螺旋蛆蠅個體數(shù)量逐漸上升
(2)說明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且突變具有可逆性等
(3)用電離輻射產(chǎn)生的基因突變的頻率較低
(4)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丙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相關(guān)知識,注意害蟲抗藥性的出現(xiàn)并不是殺蟲劑引起的,殺蟲劑只起到選擇作用.理解基因突變的特征和生物親緣關(guān)系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 | B. | mRNA | C. | tRNA | D. | 蛋白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腺細胞膜上運輸性激素的載體蛋白數(shù)量通常青春期時比幼年和老年時期多 | |
B. | 線粒體內(nèi)膜的面積小于外膜,蛋白質(zhì)含量高于外膜 | |
C. | 葉綠體內(nèi)的基粒和類囊體擴展了受光面積 | |
D. | 細胞骨架主要是由磷脂分子構(gòu)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特定化學(xué)試劑的作用是破壞堿基之間的氫鍵 | |
B. | 此過程需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參與 | |
C. | 測定此DNA片段中鳥嘌呤位置時,X光底片上會顯現(xiàn)兩種不同長度的譜帶 | |
D. | 從理論上分析,按圖中模式操作兩次即可測定出DNA片段的全部堿基順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天津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短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紅綠色盲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白化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下列關(guān)于這四種遺傳病遺傳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短指的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紅綠色盲女性患者的父親是該病的患者
C.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發(fā)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會在一個家系的幾代人中連續(xù)出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天津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關(guān)于DNA分子結(jié)構(gòu)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分子的任一條鏈中A=T,G=C
B.每個堿基分子上均連接著一個磷酸和一個脫氧核糖
C.每個磷酸分子都直接和兩個脫氧核糖相連
D.DNA分子兩條鏈上的A與T通過氫鍵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菠菜葉中雖然含有大量的還原糖,卻不宜作為鑒定還原糖的實驗材料,主要原因是( )
A.葉片不易磨碎,還原糖不易釋放
B.葉片中的葉綠素顏色較深,會掩蓋發(fā)生的顏色反應(yīng)
C.在研磨時,糖類易被破壞
D.葉片中含有淀粉,影響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