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體有絲分裂過程中,肯定不能發(fā)生的是( 。
A.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B. 染色體變異
C. DNA含量改變 D. 基因突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云南省高三下學期第一次統(tǒng)測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雙子葉植物的氣孔主要分布在葉片的下表皮,是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如圖甲所示),保衛(wèi)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開啟。回答下列問題:
(1)為驗證氣孔開閉由保衛(wèi)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引起的,某興趣小組用0.3g/mL蔗糖溶液和清水進行相關實驗。實驗宜選擇______________(填“洋蔥鱗片葉”或“蠶豆葉片”)作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當葉片表皮處于0.3g/mL蔗糖溶液中,氣孔處于____________(填“開啟”或“關閉”)狀態(tài)。
(2)淀粉一糖的轉化(如圖乙所示)是解釋氣孔運動機理的學說之一。在光照下,保衛(wèi)細胞內的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C02濃度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引起pH升高,使淀粉磷酸化為葡萄糖一1—磷酸,保衛(wèi)細胞滲透壓升高,細胞從鄰近的表皮細胞吸水,氣孔開啟。根據該學說,夜間氣孔會關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撫州市高二(零班)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人體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多數為蛋白質,少數為RNA B. 都是通過體液運輸
C. 定向運輸給特定的靶細胞或靶器官 D. 直接參與細胞內多種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一中H代表的是____。
(2)在圖二中鷹與狐貍的關系是____,屬于次級消費者的是________。假設 E (20 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陽能總量,E1、E2、E3 (E1+E2+E3=3 000 kJ)分別表示牲畜、昆蟲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為2 500 kJ,牲畜、昆蟲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為600 kJ,三者糞便中的能量為500 kJ,則該食物網中由第一營養(yǎng)級傳遞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
(3)圖三曲線所示種群在1~20年中種群數量最多的是第__年,種群數量下降的時間段是__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是青蛙離體的神經-肌肉標本示意圖,圖中AB+BC=CD,乙是突觸放大模式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刺激C處,A、D處可同時檢測到膜電位變化
B. 刺激D處,③會釋放神經遞質,肌肉會收縮
C. ①為突觸前膜,②為突觸間隙,③為突觸后膜
D. 興奮傳到A時,神經纖維膜外為負電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內葡萄糖部分分解過程的圖解如下,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過程②必須在有氧條件下才能進行
B. 過程③④中也能生成少量ATP
C. 在消耗同等質量O2的情況下,人劇烈運動時比安靜時生成的CO2要多
D. 在酵母菌細胞中能夠進行的過程有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石嘴山市高三上學期第五次適應性考試(期末)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接觸辣椒后,往往產生“熱辣辣”或“燙口”的感覺,即把辣椒刺激和熱刺激產生的感覺等同起來。在口腔或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中,存在對辣椒素敏感的受體——香草酸受體,它們能被辣椒素或較高溫度刺激激活。請分析回答:
(1)吃辣椒后,辣椒素會與 結合,使感受器產生興奮,該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 形式傳導。當興奮傳至 使人產生熱痛的感覺,此時如果喝熱飲會 (加重/減輕)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鍋時人們會大汗淋漓同時面部發(fā)紅,原因是在下丘腦參與下汗腺分泌加強,皮膚毛細血管舒張以增加 。此時人們常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吹低溫空調和喝大量冷飲,在低溫刺激下人體產生的腎上腺素和激素X增加;大量飲水,激素Y分泌減少。激素X和激素Y的分泌均受下丘腦的調節(jié),圖是下丘腦和垂體示意圖,激素X的分泌與下丘腦 (A/B)處細胞有關,激素Y的分泌與下丘腦 (A/B)處細胞有關。以上過程說明,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是 調節(jié)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陜西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物質的合成與分泌過程示意圖,甲、乙、丙、丁、戊表示細胞結構。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圖示的細胞結構中原核生物有甲和丁結構
B.圖示過程的實現(xiàn)與乙、丙、丁的流動性有關
C.戊內葡糖糖氧化分解產生的ATP給上述過程直接功能
D.物質X通過胞吐方式離開丁,跨過了0層磷脂分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福州市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查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個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過濾后獲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細胞)。一段時間后,甲乙均觀察到酒精和CO2的產生。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甲乙兩個反應體系中催化酒精產生的酶種類相同
B. 隨著反應的持續(xù)進行,甲瓶內酶的數量可能增多
C. 甲乙兩個反應休系中產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
D. 實驗結果支持巴斯德“發(fā)酵必須有酵母細胞存在”的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