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對遺傳物質探索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赫爾希和蔡斯實驗的結論是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B、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C、32P標記的噬菌體與大腸桿菌培養(yǎng)時間過久,會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D、R型細菌有多糖類的莢膜,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的菌落粗糙,沒有毒性
考點: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
專題:
分析: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3、32P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分子,在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中,DNA分子進入大腸桿菌,經離心后處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應該帶有放射性,現測得上清液帶有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1)培養(yǎng)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的DNA還沒有注入大腸桿菌內;(2)培養(yǎng)時間過長,噬菌體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腸桿菌裂解,釋放出子代噬菌體,這樣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
解答: 解:A、艾弗里實驗的結論是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A錯誤;
B、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細菌轉化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B錯誤;
C、32P標記的是噬菌體的DNA,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分子進入細菌并隨著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但培養(yǎng)時間太久會導致細菌裂解,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并離心到上清液中,因此會使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C正確;
D、R型細菌沒有多糖類的莢膜,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要求考生識記肺炎雙球菌的特點;識記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過程、實驗方法及實驗結論;掌握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能結合所學的只是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復制時,嚴格遵循A-U、G-C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DNA復制時,兩條脫氧核糖核苷酸鏈均可作為模板
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開始進行DNA復制
D、脫氧核苷酸必須在DNA酶作用下才能連接形成新的子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禽流感病毒為高致病病毒,其作為生物的主要依據是(  )
A、由有機物組成
B、具有細胞結構
C、能使其它生物致病
D、能復制產生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激素①和激素②在血糖平衡調節(jié)中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激素①、②都能作用于肝細胞,原因是肝細胞表面有激素①、②的受體
B、激素①、②都能作用于肝細胞,說明激素①、②對肝細胞的作用相同
C、據圖分析,激素①是A細胞分泌的,激素②是B細胞分泌的
D、激素①、②的作用結果反過來會影響它們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學說主要是由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
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C、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D、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沒有線粒體,則該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B、沒有細胞核的生物,不能進行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和無絲分裂
C、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均以DNA作遺傳物質
D、細胞中有葉綠體,則該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成分肯定屬于生產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符合圖示曲線的是(  )
A、若表示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液泡體積的大小變化,則CD段該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
B、若表示正常人進食后的血糖濃度變化,則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C、若表示在溫度交替變化的環(huán)境中健康人皮膚血流量的變化,則AB段血液中明顯增多的激素是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
D、若表示密閉溫室中CO2濃度在一天中的變化情況,則溫室中植物光合作用開始于B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唾液腺細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細胞器是(  )
A、線粒體B、內質網
C、高爾基體D、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現有基因型為AABB、aabb兩個小麥品種(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為培育出優(yōu)良品種AAbb,可采用如圖所示的幾種方法.請據圖分析回答:
(1)由品種AABB、aabb經過①②③過程培育出新品種的育種方式稱為
 
,其原理是
 

(2)過程⑤常采用
 
的方法得到Ab個體,過程⑥一般用
 
處理幼苗;與過程①②③的育種方法相比,過程⑤⑥的優(yōu)勢是
 

(3)過程⑦的育種過程中需大量處理實驗材料,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