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人體健康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過敏反應是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發(fā)生的反應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島A細胞受損

C.艾滋病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都屬于免疫系統(tǒng)疾病

D.發(fā)生惡性腫瘤與機體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上第三次統(tǒng)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研究了一個涉及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家系(如圖),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不能得到的結論是

A.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甲、乙兩種病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C.Ⅰ-3能產生四種基因型的卵細胞

D.Ⅱ-7不可能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邢臺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鏡下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

①液泡逐漸變小,顏色由淺變深

②液泡逐漸變小,顏色由深變淺

③原生質層與細胞壁逐漸分離形成球形小團

④細胞膜液泡膜結構明顯

⑤原生質層與細胞壁之間是蔗糖溶液。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等校高三上第二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A、B、C代表不同的種群,已知A和B原本屬于同一物種,都以物種C作為食物來源。由于地理隔離,且經過若干年的進化,現(xiàn)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還屬于同一物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和B在一起還能進行自由交配,則他們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離

B.A和B的關系一定為競爭

C.若A和B仍然為同一物種,則它們具有共同的基因庫

D.A和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導致了它們朝著一定方向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鄭州市高三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某綠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閉容器內暗處理后,測得容器內CO2和O2濃度相等(氣體含量相對值為1),在天氣晴朗時的早6時移至陽光下,日落后移動到暗室中繼續(xù)測量兩種氣體的相對含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只有在8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B.在9~16時之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O2濃度不斷上升

C.該植物體內17時有機物積累量小于19時的有機物積累量

D.該植物從20時開始只進行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海南省“七校聯(lián)盟”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中,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A.堿基組成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B.若核酸中含有堿基T或脫氧核糖,則為DNA

C.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D.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市高三上第四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四項分析與下圖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A.如Ⅰ、Ⅲ分別表示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shù)臈l件,則Ⅱ表應示載體蛋白

B.如Ⅰ、Ⅲ分別表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結構,則Ⅱ不應表示細胞核

C.如Ⅰ、Ⅲ分別表示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的過程,則Ⅱ應包括DNA復制

D.如Ⅰ、Ⅲ分別表示細胞分化和細胞癌變的特征,則Ⅱ表示遺傳信息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Zn、Mg B.Zn、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鄭州市高三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Ⅰ.科研人員探究了不同溫度(25℃和0.5℃)條件下密閉容器內藍莓果實的CO2生成速率的變化,結果見圖l和圖2。

(1)由圖可知,與25℃相比,0.5℃條件下果實的CO2生成速率較低,主要原因是 ;隨著果實儲存時間的增加,密閉容器內的 濃度越來越高,抑制了果實的細胞呼吸。該實驗還可以通過檢測 濃度變化來計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學擬驗證上述實驗結果,設計如下方案:

①稱取兩等份同一品種的藍莓果實,分別裝入甲、乙兩個容積相同的瓶內,然后密封。

②將甲、乙瓶分別置于25℃和0.5℃條件下儲存,每隔一段時間測定各瓶中的CO2濃度。

③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并計算CO2生成速率。

為使實驗結果更可靠,請給出兩條建議,以完善上述實驗方案(不考慮溫度因素)。

a. ;

b. 。

Ⅱ.果園可作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園害蟲種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誘捕害蟲麗金龜,可破壞其種群 。

(2)科研人員對板栗園內的栗癭蜂和長尾小蜂的數(shù)量進行了連續(xù)5年的監(jiān)測,結果見圖。據(jù)此判斷這兩個物種的種間關系是 。

(3)每年輸入果樹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級消費者攝人,一部分儲存于果樹的營養(yǎng)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處是 、

(4)如果不對果園土壤進行管理,果樹林下將會出現(xiàn)從一年生草本植物為優(yōu)勢,到多年生草本植物為優(yōu)勢,再到草本與灌木混生等階段的演替。在草本與灌木混生階段,果園內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