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zhì)運輸關(guān)系的實驗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邊長的含酚酞的瓊脂立方塊一定時間后,取出立方塊切成兩半。其剖面如圖所示,其中x為NaOH擴散的深度,y為立方塊的邊長,陰影代表紅色。則

A.該實驗的自變量為x,因變量為y B.x的值隨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擴散的體積為(y-x)3 D.y值越小,擴散體積的比例越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高二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回答下列有關(guān)“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的問題:

(1)下列有關(guān)“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隨NaCl溶液濃度的降低而減小

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質(zhì),可除去細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質(zhì)而得到較純的DNA

C.DNA是大分子有機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所有有機溶劑

D.在沸水中,DNA遇雙縮脲試劑會出現(xiàn)紫色反應

(2)由于雞血較難找到,某學生試圖用人血代替,結(jié)果沒有成功,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操作方法不對 B.人血含DNA太少 C.NaCl溶液濃度太高 D.加二苯胺太少

(3)下圖為該實驗過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圖:

①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②上圖C、D步驟都加入蒸餾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別是 和 。

③上圖A步驟中所用酒精必須是經(jīng)過 才能使用,該步驟的目的是 。

(4)為鑒定A中所得到的絲狀物的主要成分為DNA,可滴加 試劑,沸水浴,如果出現(xiàn) 則該絲狀物的主要成分為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順序是( )

A.復制→分離→聯(lián)會→分裂 B.聯(lián)會→復制→分離→分裂

C.聯(lián)會→分離→復制→分裂 D.復制→聯(lián)會→分離→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guān)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B.看到的分生區(qū)細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細胞核

C.解離的目的是將組織細胞殺死,以利于固定細胞的形態(tài)

D.漂洗的目的是為了洗去根尖上的鹽酸,避免與堿性染料發(fā)生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一4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甲表示麥芽糖酶催化麥芽糖水解的模型,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和PH條件下,麥芽糖酶的催化速率與麥芽糖量的關(guān)系。

(1)甲模型能解釋酶的催化具有 ,即每一種酶只能催化 化學反應。 代表麥芽糖酶。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 。

(2)乙圖中,如果溫度升高5℃,催化速率將變 ,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 。 (能/不能)用斐林試劑鑒定麥芽糖酶是否完成對麥芽糖的催化分解。

(3)若其他條件不變,將酶的量增加一倍,請在乙圖中繪出相應變化曲線。

(4)某同學為了探究pH對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①在A、B、C、D、E 5支試管中分別加入pH 5.0、6.0、7.0、8.0、9.0的適宜濃度緩沖液5 mL,再分別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試管中分別加入適當濃度的唾液稀釋液1 mL,搖勻。

③將5支試管放入70 ℃恒溫水浴中,保溫時間相同且合適。

④取出各試管,分別加入斐林試劑2 mL,搖勻。

⑤觀察各試管溶液的顏色,通過顏色深淺判斷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適pH。

上述實驗步驟中有2處錯誤,請更正(不考慮試劑的濃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實驗重復次數(shù)),以便實驗能得到正確的預期結(jié)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一4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些蘋果儲藏在密閉容器中,較長時間后會聞到酒香。當通入不同濃度的O2時,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產(chǎn)生速率如下表所示(假設(shè)細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氧濃度(%)

a

b

c

d

e

CO2產(chǎn)生速率(mol·min-1)

1.2

1.0

1.3

1.6

3.0

O2消耗速率(mol·min-1)

0

0.5

0.7

1.2

3.0

A.氧濃度為a時,細胞呼吸只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進行

B.氧濃度為b時,較適宜于蘋果的儲藏

C.氧濃度為c時,有氧呼吸產(chǎn)生CO2的速率為0.7 mol·min-1

D.氧濃度為d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一4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番茄幼苗在缺鎂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與對照組相比,其葉片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應強度升高,暗反應強度降低 B.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降低

C.反應強度不變,暗反應強度降低 D.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一4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田間豌豆種子萌發(fā)的初期,二氧化碳釋放量比氧氣吸收量大3到4倍,其原因是

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強 B.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強

C.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科學家僅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組合對體細胞進行處理,成功地將已高度分化的小鼠成纖維上皮細胞誘導成多潛能干細胞,并將其命名為化學誘導的多潛能干細胞(GiPS細胞)。下圖是利用GiPS細胞對鐮刀形細胞貧血癥小鼠進行基因治療的技術(shù)流程:

請據(jù)圖回答:

(1)過程①中若用傳代培養(yǎng)的細胞應不超過10代,以保證細胞的__________不發(fā)生變化。

(2)科學家用小分子化合物的組合對小鼠成纖維上皮細胞進行處理,促使已經(jīng)分化的成纖維上皮細胞“重新編程”產(chǎn)生GiPS細胞,這些GiPS細胞與囊胚中__________細胞性質(zhì)相同。

(3)過程③中,導入的重組質(zhì)粒中調(diào)控目的基因表達的組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鑒別和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4)若利用GiPS細胞誘導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再經(jīng)_________________技術(shù),可較容易得到高等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個體。

(5)GiPS細胞經(jīng)過體外誘導分化,可以培育出人造組織器官。圖中培育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回該小鼠體內(nèi)與異體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