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色的斐林試劑與還原糖在加熱情況下產生磚紅色沉淀
B.甲基綠是活體染色劑,能使細胞核染成綠色
C.因為鳥類細胞有細胞核,所以不可以用來制備細胞膜
D.可將幼嫩的黑藻葉片直接制成裝片以觀察葉綠體

分析 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
2.蘚類葉片比較薄,可直接制成裝片用于觀察葉綠體.
3.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時,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染色,鹽酸的作用是破壞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并且使染色體中DNA和蛋白質分離,有利于染色.

解答 解:A、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應用水浴加熱產生磚紅色沉淀,A錯誤;
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要用鹽酸水解細胞,細胞已經死亡,B錯誤;
C、鳥類細胞不是不可以用來制備細胞膜,而是過程復雜,C錯誤;
D、蘚類葉片比較薄,可直接制成裝片用于觀察葉綠體,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意在考查學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他們的父親都是色盲,母親都正常)生育一個正常的女兒,該女兒和一個表現型正常的男性婚配,他們的兒子中患色盲的概率為( �。�
A.14B.18C.34D.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是生物體內幾種有機物組成以及它們各自功能的關系圖,m1、m2、m3、m4分別是大分子物質M1、M2、M3、M4的基本組成單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M1和M2被徹底氧化分解,則M1的耗氧量少,且產能也少
B.同一個體不同細胞中M3的種類不同取決于細胞不同的功能
C.m3和m4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是五碳糖和堿基的種類不同
D.不同的M4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主要是m4的連接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屬于原核細胞的是丙.
(2)將圖三種細胞分別置于清水中,三種細胞中形態(tài)變化最大的是乙.若將甲細胞置于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則甲細胞會發(fā)生[14]原生質層和[①]細胞壁分離的現象.
(3)若丙圖中①表示的某種細胞器,對應于乙圖中[②]核糖體.乙圖細胞內膜面積最大的細胞器是[①]內質網.
(4)若用健那綠染液作為染色劑,可以對乙細胞中的某細胞器進行染色,使之呈現藍綠色.
(5)若已知乙細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質類物質,如消化酶、抗體、蛋白質類激素等(至少寫出2種)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幾組元素中,都構成蛋白質和核酸的一組是(  )
A.C、H、OB.C、H、O、NC.C、H、O、PD.C、H、O、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為胰島B細胞和肝細胞參與血糖平衡調節(jié)過程的示意圖,甲、乙分別代表兩類血糖調節(jié)異常患者的細胞.據圖回答:

(1)胰島B細胞合成并分泌胰島素,通過體液(血液)運輸,作用于肝細胞,促進①等過程(填圖中數字序號),使血糖濃度降低.乙細胞因膜表面缺少胰島素受體,而不能接受胰島素的調節(jié)作用.
(2)在體液免疫中,受到抗原的刺激,漿(效應B)細胞能產生抗體.抗體攻擊甲細胞而使其功能受損,這類患者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比正常人低.因抗體對自身的攻擊而導致的這些疾病在免疫學上被稱為自身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下丘腦和垂體在人體的內分泌活動中起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1)垂體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不僅分泌[a]生長激素,還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等激素來調節(jié)甲狀腺的活動.
(2)圖中可見,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
①~⑤過程中屬于反饋抑制作用的是④、⑤.
(3)當人突然進入寒冷環(huán)境中,c甲狀腺激素(激素)分泌量也將增加,導致產熱量增加.如果用激素c飼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閉容器,其對缺氧的敏感性將提高.激素c作用的靶細胞是幾乎全身所有的細胞.
(4)除了作用于靶細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點還有微量和高效(或通過體液運輸).(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科研人員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對番茄品種甲和乙光合作用的影響.請回答問題.

(1)據圖1分析,比較甲、乙兩種番茄,土壤含水量對它們的光合作用速率影響基本相同(填“基本相同”或“不同”).當土壤含水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70%時,土壤含水量不成為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
(2)為進一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員測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條件下番茄葉片的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和胞間C02濃度(即細胞之間的C02濃度),結果如圖2.
①綜合圖1和圖2分析,土壤含水量低于70%時,氣孔導度的變化與番茄光合速率的變化趨勢相似.
②隨著土壤含水量降低,氣孔導度降低,胞間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漸升高,對此有兩種不同觀點:觀點一認為光合產物的輸出(或輸出速率)變慢,導致細胞內光合產物積累,阻礙了C02吸收利用;觀點二認為水分虧缺導致葉綠體片層結構破壞,從而直接影響光反應,而且不能恢復.
(3)為驗證上述觀點,將培養(yǎng)在低土壤含水量條件下的番茄幼苗分為兩組,實驗組番茄幼苗進行正常供水(澆水、補水)處理,對照組保持原有狀態(tài).若實驗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不能恢復,則觀點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圖1為北極凍原生態(tài)系統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圖乙虛線方框內表示一個生態(tài)系統,箭頭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含有5條食物鏈,雪兔和狼之間的種間關系是捕食.
(2)假如北極狐的食物12來自雷鳥,18來自植物,且該系統能量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傳遞效率為10%,從消費者到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如果北極狐種群增加的能量為80kJ,若不考慮其他變化的影響,則植物增加的能量是3600kJ.
(3)圖乙中C代表生態(tài)系統中的成分是分解者.
(4)下表表示圖乙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情況.
同化總量(106 J)儲存能量(106 J)呼吸消耗((106 J))
A900200700
B1001585
C15213
D186012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為900(106 J),構成的食物鏈為A→B→D,從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8%.從能量輸入和輸出來看,該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是否增加?增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