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黃曲霉素(AFT)難溶于水,易溶于脂肪、丙酮等有機溶劑,因而在動物體內難分解,長期攝入AFT會誘發(fā)肝癌.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AFT在人體內難分解易累積可能與它易溶于脂肪有關,因此,食物或動物飼料中的AFT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并隨著營養(yǎng)級的升高,其濃度升高.
(2)研究發(fā)現(xiàn)AFT的細胞毒作用原理主要是干擾mRNA的功能和DNA的合成:
①AFT能與tRNA結合形成AFT-tRNA加成物,后者能抑制tRNA與某些氨基酸 (如賴氨酸、亮氨酸等)結合的活性,進而影響了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階段.
②有研究表明,AFT與DNA分子中的鳥嘌呤G結合,結合后的G能與堿基T互補配對.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1992年某地區(qū)發(fā)現(xiàn)有5例p53基因中第249位氨基酸的密碼子第三個堿基發(fā)生改變,由AGG轉變?yōu)锳GA,這類基因突變屬于堿基替換.
(3)研究人員以小鼠為材料研究AFT對動物血液的毒性試驗.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染毒   選擇25只健康的小白鼠隨機均分為5組,分別以含不同量AFT的食物喂養(yǎng),每只每天0.10kg,連續(xù)染毒15天.
b.取血    在染毒第20天采集小鼠血液.
c.紅細胞、白細胞密度統(tǒng)計    吸取小鼠20μL血液,經適當稀釋、充分混勻后,靜置15mim利用血球計數(shù)板,進行觀察計數(shù).
組別
AFT 劑量(mg/kg 體重)0142846140
紅細胞數(shù)量(萬/mm3904887.2856.4696.1519.1
白細胞數(shù)量(萬/mm30.761.071.241.321.42
①分析實驗數(shù)據發(fā)現(xiàn),AFT劑量與小鼠白細胞數(shù)量呈正相關,而與小鼠紅細胞數(shù)量呈高度負相關,說明AFT對動物血液有毒性(可導致貧血).
②若在利用血球計數(shù)板進行“紅細胞、白細胞密度統(tǒng)計”操作過程中,某同學的操作步驟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勻的紅細胞懸浮液,向計數(shù)室中滴2滴懸浮液→加蓋玻片→靜置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上述實驗操作是否規(guī)范?不規(guī)范如果不規(guī)范,則統(tǒng)計的數(shù)據比實際值偏大還是偏小?統(tǒng)計數(shù)據偏大.

分析 黃曲霉素能與tRNA結合,抑制tRNA與氨基酸的結合,說明其能抑制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過程;黃曲霉素還能與DNA分子中的鳥嘌呤(G)結合,結合后的G能與堿基T互補配對,說明其能誘導基因突變.
分析表中數(shù)據:隨著AFT劑量的增大,小鼠白細胞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而白細胞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

解答 解:(1)AFT易溶于脂肪,而脂肪在人體內作為貯能物質,難分解易貯存,因此,AFT容易在食物鏈中會發(fā)生富集現(xiàn)象.
(2)①黃曲霉素(AFT)能與tRNA結合,抑制tRNA與氨基酸的結合,而tRNA是翻譯的條件,所以黃曲霉素抑制了翻譯過程,從而干擾了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②曲霉素能與DNA分子中的鳥嘌呤(G)結合,結合后的G能與堿基T互補配對.第249位氨基酸密碼子的第三個堿基發(fā)生了改變,即由AGG轉變?yōu)锳GA.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可見這種基因突變屬于堿基對的替換.
(3)該實驗的目的是要研究AFT對動物血液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shù)量的影響.
①分析表中數(shù)據可知:隨著AFT劑量的增大,小鼠白細胞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而白細胞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可見,AFT劑量與小鼠白細胞數(shù)量呈正相關,而與小鼠紅細胞數(shù)量呈負相關,說明AFT對動物血液有毒性(可導致貧血).
②采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時,應先蓋蓋玻片,再在蓋玻片的邊緣滴加紅細胞懸浮液,使細胞自行滲入,若先滴加紅細胞懸浮液,再在蓋生蓋玻片,則實驗操作統(tǒng)計的數(shù)據比正確操作時統(tǒng)計的數(shù)據偏大.
故答案為:
(1)易溶于脂肪    升高
(2)①翻譯
②AGA    堿基替換
(3)①正相關    AFT對動物血液有毒性(可導致貧血)
②不規(guī)范,統(tǒng)計數(shù)據偏大

點評 本題以黃曲霉毒素為素材,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基因突變和實驗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轉錄和翻譯的條件,理解基因突變的過程,分析表格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關于遺傳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遺傳病是由于致病基因的存在而引起的疾病
B.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由于基因突變而導致的疾病有時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作出判斷
C.紅綠色盲基因在遺傳上具有交叉遺傳的特點,即母親的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傳給她的兒子,兒子的紅綠色盲基因只能傳給他的女兒
D.父母都是甲種病患者,他們生了一個正常的兒子(不考慮基因突變情況),據此可以推斷,甲種病的致病基因為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一定實驗條件下,測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氧氣濃度為15%)、呼吸作用速率與氧氣濃度之間的關系及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為碳反應提供了ATP和NADPH兩種物質.
(2)影響圖甲中a曲線A點上下移動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溫度;圖乙中細胞呼吸有關曲線的數(shù)據需在無光(或黑暗)條件下測量.
(3)由圖可知,40℃時,植物體不能(填“能”或“不能”)顯示生長現(xiàn)象;而5℃時的狀態(tài)可用圖甲中B(填“A、B”或“C”)點表示.
(4)用大棚種植蔬菜時,白天應控制光強為C點對應的光照強度,溫度為25℃最佳.
(5)圖甲中光合作用強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為用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請繪出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科研人員分別做了下列兩個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實驗.請冋答下列問題. 實驗一: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科研人員將同一品種玉米苗置于25℃條件下培養(yǎng),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實驗二:圖2所示為探究呼吸作用的實驗裝置.在A瓶中放一些濕棉花,上面放數(shù)粒已萌發(fā)的種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相同數(shù)量的干種子.瓶內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帶溫度計的軟木塞.實驗時間為48h.

(1)圖1中,與D點相比,B、C點條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別是光照強度、土壤含水量.
(2)實驗一結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40%〜60%(填范圍)的條件下施肥效果明顯.
(3)實驗二在48h后,兩溫度計示數(shù)相對較高的是A,原因是萌發(fā)的種子進行較強的呼吸作用,釋放出較多的熱量.
(4)觀察圖2導管中的液面,明顯上升的是A瓶,原因是種子呼吸作用會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內氣壓下降.
(5)如預先在圖2兩錐形瓶內各放人一小杯鮮奶(內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則先變酸的應該是位于A瓶中的鮮奶,其原因主要是A錐形瓶內氧氣較少,乳酸菌發(fā)酵進行得較快,乳酸積累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梭菌毒素“Tpel”可使動物細胞內的“某蛋白質”變性失活,致使該細胞凋亡.這一發(fā)現(xiàn)或將有助于研究殺死癌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某蛋白質失活的可能是Tpel引起該蛋白質分子空間結構改變
B.細胞凋亡的原因是細胞內全部基因不能表達
C.癌細胞是一類能不斷分裂,但不能分化的細胞
D.癌變前后的細胞中,基因種類和數(shù)量存在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能合成酶的細胞也能合成ATP
B.消化道內蛋白質的水解與ATP的水解相聯(lián)系
C.同一生物體的不同功能細胞中,酶的種類完全不同
D.加酶洗衣粉中常添加固定化的堿性蛋白酶和堿性脂肪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生長素和赤霉素均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促進植物的生長,因此具有協(xié)同作用,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生長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B.“X”表示的是促進作用
C.植物生長主要是生長素作用的結果
D.欲證明兩種激素的協(xié)同作用,至少需設置4組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科學研究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魯賓和卡門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于水
B.孟德爾運用假說-演繹法揭示了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和基因的本質
C.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推論
D.沃森和克里克運用模型建構法揭示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貴州思南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條件是不需要的( )

A.消毒滅菌 B.適宜的溫度

C.充足的光照 D.適宜的養(yǎng)料和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