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根毛細胞的原生質層是指( 。
A.細胞壁、細胞膜和液泡膜
B.細胞膜、液泡膜和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C.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D.植物細胞中除細胞壁外的其余部分

分析 成熟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液泡膜和介于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合稱為原生質層原生質層.

解答 解:成熟的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的構成,主要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其中細胞質包括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核糖體、中心體、溶酶體、微絲及微管等.但是不包括細胞最外面的細胞壁,不包括液泡內的細胞液,不包括細胞核,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 對于此類試題,學生應熟記有關細胞結構的知識,是理解原生質層的概念即可解題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人腦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B.大腦皮層V區(qū)受損患者不能寫字

C.人腦的高級中樞可對脊髓中相應低級中樞進行調控

D.由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植物側芽的生長受IAA及其他物質的共同影響.有人以豌豆植株為對照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一:分組進行去除頂芽、去頂并在切口涂抹IAA處理后,定時測定側芽長度,見圖1;
實驗二:用14CO2飼喂葉片,測定去頂8h時側芽附近14C放射性強度和IAA含量,見圖2.

(1)IAA是植物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分子,頂芽合成的IAA運輸方向一般為極性運輸.
(2)實驗一中,32h時,Ⅲ組側芽長度明顯小于Ⅱ組,其原因是涂抹的IAA運輸到側芽附近,高濃度的IAA抑制了側芽的生長.
(3)實驗二中,14CO2進入葉綠體后,首先能檢測到含14C的有機物是三碳化合物.a、b兩組側芽附近14C信號強度差異明顯,說明去頂后往側芽分配的光合產物增多.
(4)綜合兩個實驗的數據推測,8h時Ⅱ組側芽長度明顯大于Ⅰ組,請對這些結果提出合理的假設:Ⅱ組去頂后往側芽分配的光合產物增多,促進側芽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下列有關人體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紅蛋白屬于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
B.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制的現代觀點是“神經-體液調節(jié)”
C.組織液不斷生成與回流,并保持動態(tài)平衡
D.寒冷時出現寒顫現象不屬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當環(huán)境溫度從35℃降至15℃,人體耗氧量、皮膚血流量及體內酶活性變化依次為( 。
A.減少、減少、增加B.增加、增加、減少C.增加、減少、不變D.增加、減少、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圖1是某高等雄性動物細胞增殖某時期模式圖,圖2是該生物細胞核內染色體及DNA相對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橫坐標各個區(qū)域代表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區(qū)域的大小和各個時期所需的時間不成比例)
(1)圖2中時期1-8表示減數分裂,9-13表示有絲分裂,A點的變化可表示的生理過程為受精作用.
(2)圖1中含有4條染色體,0對同源染色體.
(3)圖1所示細胞對應圖2的時期是6(填標號),該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精細胞.
(4)如果圖1中結構3上某位點有基因F,結構4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F,原因是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是一學生繪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細胞分裂圖象,圖中錯誤的是( 。
A.a 和 bB.c 和 dC.b 和 dD.e 和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為探究pH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淀粉瓊脂培養(yǎng)基進行相關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
①將綠豆種子浸泡,萌發(fā)后,經去皮、研磨、過濾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淀粉酶提取液.
②用干凈剪孔器在濾紙上剪取大小相同的6片圓形濾紙片,濾紙片滴加等量相應的溶液處理,如表所示
編號濾紙片浸入的溶液或試劑
1綠豆淀粉酶提取液
2稀鹽酸
3稀碳酸鈉溶液(弱堿性)
4綠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鹽酸
5綠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鈉溶液
6蒸餾水
③將處理后的6片濾紙片分別覆蓋在同一淀粉瓊脂培養(yǎng)基的表面(如圖1),將培養(yǎng)基放在35℃的恒溫培養(yǎng)箱內,約30min.
④取走濾紙片,將碘液倒入培養(yǎng)皿內,1min后用清水緩緩沖去多余的碘液.
⑤觀察培養(yǎng)基表面出現的透明圈即“清晰區(qū)”(非藍色區(qū)域),比較透明圈直徑大。ㄈ鐖D2)
請分析回答:
(1)該實驗的自變量PH不同,該興趣小組如何判斷淀粉酶活性的強弱淀粉瓊脂培養(yǎng)基表面形成的透明圈(或清晰區(qū))直徑大。
(2)該實驗要求每片圓形濾紙浸入等量的溶液或試劑,目的是控制實驗的無關變量(“自變量”“因變量”或“無關變量”)
(3)若在4號濾紙片上再滴加2滴稀碳酸鈉溶液,重復該實驗,形成的透明圈直徑與5不同(相同或不同)
(4)酶發(fā)揮催化作用的實質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是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N1-N6表示能量數值,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蜣螂同化的能量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
B.能量由第一營養(yǎng)級傳遞給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frac{{N}_{5}}{{N}_{2}}$×100%
C.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為N2,由初級消費者流向蜣螂的能量為N6
D.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級消費者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