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生物地理
數學英語已回答習題未回答習題題目匯總試卷匯總
【題目】生物膜在生命活動中至關重要。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成以及與細胞代謝、細胞通訊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只與細胞識別有關,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糖蛋白
B.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ATP的產生都是在膜上完成的
C.細胞內的囊泡均來自內質網或高爾基體,囊泡上應有信號分子
D.細胞內的單位膜折疊成囊腔和細管組成內質網,其膜上有的還含有合成磷脂的酶
【答案】D
【解析】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與細胞識別、運輸、潤滑等有關,細胞膜上的蛋白質不一定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如高等植物相鄰細胞之間可以通過胞間連絲進行物質交換、信息交流,A錯誤;線粒體基質中也可以產生少量的ATP,B錯誤;細胞內的囊泡來自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細胞膜等,C錯誤;細胞內的單位膜折疊成囊腔和細管組成內質網,其膜上有的還含有合成磷脂的酶,D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于含雙酚A材料的廣泛使用,致使其釋放到環(huán)境中產生安全隱患。我國某研究小組進行了探究雙酚A對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將大小長勢一致玉米幼苗均分4等份,分別用3種濃度的雙酚A和甲醇進行浸根處理。在晝夜溫度分別為25℃/18℃,光照強度1000μmol·m—2·s-1、光照時間12h·d-1處理8天后,分別測定葉綠素總含量、氣孔導度和凈光合速率。實驗結果見下表。
雙酚A濃度g·L-1
葉綠素總含量mg·g-1
氣孔導度μmol·m-1·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0
3.00
0.048
11.6
1.5
3.20
0.051
12.8
5.0
3.30
0.044
10.5
10.0
3.22
0.024
5.5
(注:氣孔導度越大,氣孔開放程度越高)
回答下列問題:
(1)雙酚A應溶解于______中,以得到3種濃度的雙酚A溶液。
(2)測定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應取新鮮葉片,用_________作溶劑研磨:為防止葉綠素被破壞,應加入少量_________。然后過濾并測定濾液的吸收度,計算得出葉綠素含量。
(3)與對照組相比,1.5g·L-1雙酚A條件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速率高,據表分析,其原因有①___________,促進了光反應;②________,促進了暗反應。
(4)實驗結果表明,雙酚A對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
【題目】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所的器官分別是
A.性腺、甲狀腺、腎上腺 B.垂體、甲狀腺、垂體
C.垂體、垂體、垂體 D.垂體、垂體、腎上腺
【題目】將小鼠B 細胞注入家兔體內,產生免疫反應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細胞凝集成細胞集團。而未經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細胞凝集成團。T 細胞凝集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因為
A.小鼠B 細胞誘導家兔產生細胞免疫
B.小鼠T 細胞誘導家兔產生體液免疫
C.小鼠B 細胞和小鼠T 細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 細胞和家兔T 細胞有相同抗原
【題目】開始使用殺蟲劑時,對某種害蟲效果顯著,但隨著殺蟲劑的繼續(xù)使用,該種害蟲表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這片農田中全部的該種害蟲的總和稱為______,該種害蟲全部個體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該種群的________。
(2)害蟲抗藥性變異產生于農藥使用________(填前或后)。由于農藥的反復使用,害蟲的抗藥性狀逐代積累并加強,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是定向的。
(3)現(xiàn)代生物逬化理論認為,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_______會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一定方向進化;_______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題目】南瓜的果實中白色(A)對黃色(a)為顯性,盤狀(B)對球狀(b)為顯性,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雜交組合所產生的后代中,結白色盤狀果實最多的一組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題目】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類免疫缺陷疾病。有關艾滋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主要通過感染人體B淋巴細胞,從而影響體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惡性腫瘤的比率與健康人相比沒有差異
C.HIV在繁殖過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譯系統(tǒng)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質
D.HIV主要感染人體B淋巴細胞,導致機體對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題目】當人們參加強體力勞動大量出汗時,為了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機體必須進行多項調節(jié),其中包括
①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 ②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增強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題目】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B. 艾弗里和蔡斯在對遺傳物質探索歷程中,兩人設計思路相同
C.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之所以更有說服力,是因為其蛋白質與DNA完全分開
D. 在用32P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只有在離心后沉淀物中才能檢測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百度致信 - 練習冊列表 - 試題列表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