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在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殺傷靶細胞主要有兩種途徑:細胞裂解性殺傷(圖1)和誘導細胞凋亡(圖2).前者指效應T細胞分泌諸如穿孔素一類的介質損傷靶細胞膜;后者指效應T細胞通過表面FasL與靶細胞表面的Fas結合,誘導靶細胞凋亡.

(1)人體內的效應T細胞可以來自T細胞或記憶細胞的增殖、分化,細胞免疫就是依靠效應T細胞來殺傷靶細胞的.
(2)圖1中的穿孔素又稱“成孔蛋白”,由效應T細胞產生釋放到細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使K+及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流出(流入/流出)靶細胞,最終導致靶細胞死亡.
(3)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腫瘤細胞能夠調節(jié)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從而使自己逃脫免疫系統(tǒng)的清除.此時,腫瘤細胞內Fas基因的表達水平變化情況是降低(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研究表明,胰島B細胞上的一些物質分子結構與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結構相似,在機體細胞免疫中產生的效應T細胞對胰島B細胞進行攻擊,致其受損進而導致分泌的胰島素減少,此種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

分析 據圖1分析,致敏T細胞產生穿孔素,以胞吐的方式釋放出去,穿孔素能在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使得靶細胞裂解死亡.
據圖2分析,效應T細胞上的FasL(死亡因子)與靶細胞上的Fas(死亡因子受體)特異性的結合.

解答 解:(1)在細胞免疫過程中,T細胞發(fā)揮主要作用;該細胞接受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當記憶細胞再次接收同一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因此人體內的效應T細胞可以來自T細胞或記憶細胞的增殖、分化.
(2)穿孔素為大分子物質,只能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到細胞外,鉀離子及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內,當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這些物質將流出細胞.
(3)FasL是死亡因子,某些腫瘤細胞能夠調節(jié)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以加強自身的攻擊能力,所以細胞內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升高.腫瘤細胞還能逃脫免疫系統(tǒng)的清除,因此細胞內Fas基因的表達水平降低,死亡因子受體減少.
(4)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胰島B細胞上的一些物質分子結構與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結構相似,在機體細胞免疫中產生的效應T細胞對胰島B細胞進行攻擊,致其受損進而導致分泌的胰島素減少,此種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
故答案為:
(1)T細胞或記憶細胞
(2)流出
(3)降低
(4)自身免疫

點評 本題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新鮮的黑藻葉片可用于葉綠體的觀察
B.探究馬鈴薯塊莖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消耗的O2量與產生的CO2量的比值來確定
C.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則該細胞正在失水
D.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解離后要用95%的酒精進行漂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圖甲表示酵母菌的細胞結構,圖乙是探究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大小的動態(tài)變化時獲得的實驗結果.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中酵母菌可產生CO2的場所是②、③,產生酒精的場所是③
B.培養(yǎng)酵母菌的用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培養(yǎng)液則不需滅菌
C.N點時酵母菌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D.P點以后酵母菌數量下降只與酒精濃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核仁是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B.核膜是雙層膜,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C.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核內存在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一表示真核生物細胞中染色體(DNA)在細胞核中進行的一些生理活動,圖二表示在細胞質中進行的重要生理活動,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中過程③發(fā)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2)圖一中②表示了遺傳信息的復制過程,圖二表示了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3)分析圖二可知決定纈氨酸的密碼子是GUC,連接甲硫氨酸和賴氨酸、賴氨酸和纈氨酸之間的化學鍵的結構式是-CO-NH-.
(4)現(xiàn)從某種真核細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體放入培養(yǎng)液里,再加入下列幾種有機物:

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標記,模擬圖二所示的過程,假設培養(yǎng)液里含有核糖體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質和條件.其中實驗所用的培養(yǎng)液相當于細胞內的細胞質基質.上述五種化合物中能作為圖二過程原料的是①④⑤(填序號).若實驗中檢測到某一多肽含20個15N,則該多肽最少有9個肽鍵.
(5)從化學成分角度分析,與圖二中結構⑦的化學組成最相似的是D
A.乳酸桿菌   B.噬菌體   C.乳腺細胞   D.流感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將唾液淀粉酶先放入沸水中2min,再放在37℃的恒溫水浴中,酶的催化效率前后變化是( 。
A.不斷降低B.先升后降C.先降后升D.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三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貢獻在于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對鼠瘧原蟲紅內期超微結構的影響,主要是瘧原蟲膜系結構的改變,該藥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此外對核內染色質也有一定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可以利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青蒿素對瘧原蟲的起始作用方式

B.瘧原蟲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C.青蒿素會破壞中心體的膜結構進而影響它的功能

D.若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抗青蒿素的瘧原蟲,是使用青蒿素引起了瘧原蟲基因突變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表示機體在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后發(fā)生的某些調節(jié)和代謝過程圖解.圖中甲、乙、丙是具有內分泌功能的三種器官,X、Y為分泌的相應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器官甲分泌的物質X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可促進器官乙垂體(填器官名稱)釋放Y,進一步促進器官丙分泌甲狀腺激素,作用于幾乎全身細胞,起到提高細胞代謝的速率,使機體產生更多熱量的功效.
(2)圖中顯示甲狀腺激素也能影響甲、乙分泌相應激素,這說明在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中,存在著反饋調節(jié)機制.
(3)圖中甲狀腺激素與核受體形成的復合體直接促進了DNA轉錄形成mRNA的過程,從而使功能蛋白質的合成加快.
(4)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可以調節(jié)內分泌腺的分泌;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如成年動物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的結果是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甲為呼吸作用示意圖,圖乙為線粒體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甲圖中X代表的物質是丙酮酸,E代表的物質可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甲圖中屬于有氧呼吸的途徑是A、C、D(填字母),其中產生能量最多的階段是D階段(填字母),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3)甲圖中C、D階段發(fā)生的場所依次對應于乙圖中的②、①(填序號).
(4)若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則氧氣在D階段(填宇母)與還原劑氫[H]結合生成水;若酵母苗呼吸形成產物E,則應在缺氧條件下.
(5)從能量利用的角度看,酵酵母菌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區(qū)別是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率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