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1分析,致敏T細胞產生穿孔素,以胞吐的方式釋放出去,穿孔素能在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使得靶細胞裂解死亡.
據圖2分析,效應T細胞上的FasL(死亡因子)與靶細胞上的Fas(死亡因子受體)特異性的結合.
解答 解:(1)在細胞免疫過程中,T細胞發(fā)揮主要作用;該細胞接受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當記憶細胞再次接收同一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因此人體內的效應T細胞可以來自T細胞或記憶細胞的增殖、分化.
(2)穿孔素為大分子物質,只能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到細胞外,鉀離子及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胞內,當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這些物質將流出細胞.
(3)FasL是死亡因子,某些腫瘤細胞能夠調節(jié)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以加強自身的攻擊能力,所以細胞內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升高.腫瘤細胞還能逃脫免疫系統(tǒng)的清除,因此細胞內Fas基因的表達水平降低,死亡因子受體減少.
(4)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胰島B細胞上的一些物質分子結構與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結構相似,在機體細胞免疫中產生的效應T細胞對胰島B細胞進行攻擊,致其受損進而導致分泌的胰島素減少,此種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
故答案為:
(1)T細胞或記憶細胞
(2)流出
(3)降低
(4)自身免疫
點評 本題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新鮮的黑藻葉片可用于葉綠體的觀察 | |
B. | 探究馬鈴薯塊莖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消耗的O2量與產生的CO2量的比值來確定 | |
C. | 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則該細胞正在失水 | |
D. | 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解離后要用95%的酒精進行漂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甲中酵母菌可產生CO2的場所是②、③,產生酒精的場所是③ | |
B. | 培養(yǎng)酵母菌的用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培養(yǎng)液則不需滅菌 | |
C. | N點時酵母菌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 |
D. | P點以后酵母菌數量下降只與酒精濃度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仁是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 |
B. | 核膜是雙層膜,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 |
C. | 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 |
D. |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核內存在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三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yī)學獎,貢獻在于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對鼠瘧原蟲紅內期超微結構的影響,主要是瘧原蟲膜系結構的改變,該藥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細胞膜、線粒體,內質網,此外對核內染色質也有一定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可以利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青蒿素對瘧原蟲的起始作用方式
B.瘧原蟲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C.青蒿素會破壞中心體的膜結構進而影響它的功能
D.若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抗青蒿素的瘧原蟲,是使用青蒿素引起了瘧原蟲基因突變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