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一)、回答下列有關細胞的問題

下圖表示某一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相關示意圖示。

1.圖甲為有絲分裂過程中______(DNA/染色體/染色單體)數(shù)目變化規(guī)律曲線圖,根據(jù)圖乙可知圖甲中N值是________。

2.有絲分裂發(fā)生基因突變的高風險期為圖甲中的________段(以甲圖中的字母表示)

3.做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時,取細胞處于圖甲中的________段為宜(以甲圖中字母表示)

4.若用胰蛋白酶處理圖乙的結構M后,剩余的細絲狀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

5.圖乙中結構Z正在收縮,其周圍所集結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懷化市高三第四次模擬(預測沖刺)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遺傳學的問題:

(1)某種二倍體植物花色有紅花、粉紅花、白花三種,分別受等位基因Ha、Hb、Hc控制,它們之間具有完全顯隱性關系,且位于常染色體上。實驗人員用粉紅花做母本、白花做父本進行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紅花和粉紅花。據(jù)實驗分析,等位基因Ha、Hb、Hc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為___________(若Ha對Hb為顯性,可表示為Ha>Hb)。該植物關于粉紅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種。請畫出親本植株雜交產生F1的遺傳圖解(說明:需寫出基因型、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___

(2)該植物經多代種植后出現(xiàn)不同顏色的種子,已知種子的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M、m的控制,并受另一對等位基因N、n影響。用產黃色種子的植株(甲)和產綠色種子的植株(乙和丙)進行如下雜交:

①分析以上雜交結果可知,當___________基因存在時會抑制M基因的表達。

②乙、丙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F(xiàn)2產綠色種子植株中雜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___。

③有人重復乙、丙雜交過程,發(fā)現(xiàn)某一F1植株的體細胞中含N、n基因的同源染色體有二條(其中兩條含N基因),請解釋產生該變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讓該植株自交,理論上后代中產綠色種子的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東省肇慶市高三畢業(yè)班第三次統(tǒng)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代表不同的種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屬于同一物種,由于地理隔離,且經過若干年的進化,現(xiàn)在不能確定甲和乙是否還屬于同一物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若甲和乙能進行交配,則它們屈于同一物種

B. 若甲和乙仍然為同一物種,則它們具存相同的基因庫

C. 甲、乙與環(huán)境之間的生存斗爭,對生物進化是有利的

D. 在環(huán)境條件保持锪定的前提下,則其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聯(lián)考理科綜合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1表示抗體(IgG)的基本結構,其中恒定區(qū)域(Fc),能夠與受體(Fc受體)結合;圖2表示抗體發(fā)揮作用的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抗體是在抗原刺激下,由____________分泌的能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____________;人體漿細胞可以來源于____________細胞。

(2)由圖1和圖2得知,抗體分子是以__________區(qū)域與病原體結合,F(xiàn)c區(qū)與巨噬細胞表面的____________結合。這實際上在病原體和巨噬細胞表面之間形成了一個類似橋梁的聯(lián)系,使得病原體與細胞接近,從而利于巨噬細胞對其吞噬。

(3)圖示中巨噬細胞隨后對抗體修飾過的病原體進行吞噬,屬于____________免疫過程。

(4)病毒是一種依靠結合于細胞表面特定受體分子而進人細胞的寄生物。HIV的受體分子存在____________細胞表面。當HIV入侵時,抗體能與HIV結合,從而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將與靶細胞結合,使其裂解釋放出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4月模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五)、回答下列有關遺傳與變異的問題

下圖是一個家族中某遺傳病系譜(設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請分析回答:

1.此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是________性遺傳病

2.4號的基因型是________;4號與5號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概率是多少________?請闡述其推理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理論上分析,3號與4號如果再生一個孩子,則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研究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及其遺傳方式時,正確的方法是________(多選)

A. 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B. 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研究遺傳方式

C. 在患者家系中調查研究遺傳方式 D. 在患者家系中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4月模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人體失血過多,動脈血壓突然降低,在這種應急狀態(tài)下,人體出現(xiàn)的反應是

A. 副交感神經興奮,心排血量增加

B. 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

C. 交感神經抑制,血管收縮

D. 副交感神經興奮,血管舒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4月模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禽流感流行時,對進出某地區(qū)的人群進行體溫測量的作用是

A. 發(fā)現(xiàn)易感人群 B. 保護易感人群

C. 發(fā)現(xiàn)傳染源 D. 切斷傳播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四川省綿陽市第三次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溫特做了如下實驗:實驗組把切下的燕麥尖端放在瓊脂塊上,幾小時后,移去胚芽鞘尖 端,將瓊脂塊切成小塊。再將經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一側,結果胚芽鞘會朝對側彎曲生長。對照組放上的是沒有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胚芽鞘則既不生長也不彎曲。該實驗證明了

A. 生長素在尖端發(fā)生橫向運輸

B. 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是某種化學物質

C. 燕麥尖端產生生長素促進尖端下一段生長

D. 生長素在瓊脂塊內經極性運輸?shù)竭_尖端下一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性狀互為相對性狀的是( )

A. 特朗普的白色皮膚和黑色頭發(fā)

B. 綿羊的白毛和黑毛

C. 玉米的黃粒和圓粒

D. 豌豆的高莖和豆莢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