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德州市高三上學期12月模塊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Ⅰ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號染色體短臂上的HLA—D基因損傷引起。該損傷基因的表達使胰島B細胞表面出現異常的HLA-D抗原,T淋巴細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終攻擊并使胰島B細胞裂解死亡。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上述過程屬于細胞免疫
B.Ⅰ型糖尿病由基因突變引起
C.上述過程不需吞噬細胞參與
D.Ⅰ型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研究大豆幼苗光合速率與光強度的關系,科研人員在適宜溫度、大氣CO2濃度條件下做了一組實驗,得到圖中曲線I。改變某一實驗條件后,他們又做了一組實驗,得到圖中曲線II。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點葉肉細胞中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點
B.b點葉肉細胞中RuBP的再生速率大于c點
C.題中改變的實驗條件是溫度或CO2濃度
D.不同實驗條件下大豆幼苗的光飽和點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神經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細胞一般含有多個細胞核
B.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C.當神經某處受到刺激時會使鉀通道開放引起膜去極化
D.鈉離子通過鈉通道的轉運不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真核生物細胞核內轉錄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鏈的堿基A與②鏈的堿基T互補配對
B.②是以4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則它的名稱是DNA聚合酶
D.②與①分離后即與核糖體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定州中學高一承智班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肌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
B. 組成核糖和核酸的化學元素完全相同
C. 酶和核酸都是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
D. 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定州中學高一承智班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某植物葉肉細胞中兩種膜結構以及發(fā)生的生化反應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l、2中的兩種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B.圖l中的A是[H],圖2中的B只來自丙酮酸
C.兩種生物膜除了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
D.影響圖l、2中的兩種膜上生化反應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別是溫度和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揭陽一中高二上學期階段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棉是一種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的作物,科學家對棉植植株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1)抗旱性棉能通過細胞代謝,產生一種代謝產物,調節(jié)根部細胞液內的滲透壓。此代謝產物在葉肉和莖部細胞中很難找到,而在根部細胞中卻能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與抗旱有關的代謝產物主要是糖類,那么可以推測出基因是通過控制 實現的。
(2)現有一不抗旱棉(基因型rr)的根部分生區(qū)某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產生兩個子細胞的基因型分別為Rr、rr。該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上基因突變情況為______(從下圖甲、乙、丙、丁四圖中選出);騬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轉錄出的mRNA為:UAUUCGUACUGU;基因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轉錄出的mRNA為:UAUUCGUCCUGU;騬突變?yōu)榛騌后,發(fā)生改變的堿基對是:________→________。
(3)現有一抗旱棉(基因型Rrbb),其棉纖維呈深紅色,稱為深紅棉,發(fā)生了如下圖變化,產生了粉紅色的棉纖維(粉紅棉)的新品種。
該變異屬于染色體的____變異,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 發(fā)生改變。該抗旱粉紅棉新品種自交后,加入所有的后代均可發(fā)育并成活,后代出現抗旱粉紅色棉的概率是____。
(4)擬采用轉基因技術改良上述粉紅棉的抗蟲性。通常從其它物種獲得 ,將其與 用合適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分別切割后,通過 酶連接,形成重組NDA分子,再轉移到該玉米的培養(yǎng)細胞中,經篩選和培養(yǎng)等獲得轉基因抗蟲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武邑中學高二上11.27周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人體內各類血細胞及淋巴細胞生成的途徑,a〜f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造血干細胞形成多種細胞,要經過細胞增殖和細胞分化過程
B.c和d在不同的場所發(fā)育而成
C.各類細胞來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細胞表達的基因不同
D.當再次受抗原刺撖后,機體具有更強烈的免疫反應,主要與c和d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