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5}{8}$ | B. | $\frac{3}{8}$ | C. | $\frac{1}{8}$ | D. | $\frac{1}{2}$ |
分析 由題意知純合高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DDTT,矮桿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是ddtt,雜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Tt,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_T_:D_tt:ddT_:ddtt=9:3:3:1,其中D_T_表現(xiàn)為高桿抗病D_tt表現(xiàn)為高桿感病,ddT_表現(xiàn)為矮桿抗病,ddtt表現(xiàn)為矮桿感病.
解答 解:親本表現(xiàn)型是高桿抗病、矮桿感病,因此子二代中不同于親本的表現(xiàn)型的是高桿感病和矮桿抗病,子二代中純合子的比例占$\frac{1}{4}$,其中高桿感病純合(DDtt)和矮桿抗病純合(ddTT)各種$\frac{1}{16}$,因此F2代純合子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不同的概率是($\frac{1}{16}$$+\frac{1}{16}$)÷$\frac{1}{4}$=$\frac{1}{2}$.
故選:D.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圖解的熟練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jīng)過隔離 | |
B. | 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zhì)在于有利變異的保存 | |
C. | 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 |
D. | 基因突變產(chǎn)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RNA的反密碼子攜帶了氨基酸序列的遺傳信息 | |
B. | 轉(zhuǎn)錄時RNA聚合酶能識別DNA中特定堿基序列 | |
C. | 轉(zhuǎn)錄和翻譯兩種過程都以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 | |
D. | 以“-GTAATG-”互補鏈轉(zhuǎn)錄mRNA,則此段mRNA的序列是-CUUA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抗原再次侵染人體后T細胞的增殖分化不需要信息傳遞 | |
B. | 淋巴因子作為一種信號分子實現(xiàn)T細胞和B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 | |
C. | 吞噬細胞和T細跑通過密切接觸傳遞信息 | |
D. | 抗原侵入人體后第一步是識別,能識別抗原的細胞有T細胞、B細胞、吞噬細胞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植物體內(nèi)生長素的運輸都屬于極性運輸 | |
B. | 植物激素能夠調(diào)控植物細胞的基因表達 | |
C. | 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可以在同一細胞中起作用 | |
D. | 植物激素的產(chǎn)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是不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對EBV的防御屬于特異性免疫 | |
B. | 未感染過EBV的個體,體內(nèi)也能合成與EBV相對應的特定抗體分子 | |
C. | EBV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為肽后,移動到巨噬細胞表面再與MHC結合形成復合體 | |
D. | 在宿主細胞內(nèi)通過逆轉(zhuǎn)錄酶催化合成子代EBV的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B.基因突變產(chǎn)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
C.小麥吸漿蟲在接觸敵敵畏后能產(chǎn)生抗藥性的個體,敵敵畏的使用能增強小麥吸漿蟲的抗藥性
D.隨著光合生物的出現(xiàn),大氣中有了氧氣,為好氧生物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兒麻痹癥”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傳出神經(jīng)元的細胞體,而傳入神經(jīng)元及神經(jīng)中樞未受到侵染,所以嚴重的小兒麻痹癥患者會表現(xiàn)出下肢
A.能運動,對刺激有感覺
B.運動障礙,對刺激有感覺
C.不能運動,對刺激無感覺
D.運動障礙,對刺激無感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