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在基因工程操作過程中,DNA連接酶的作用是 ( )

A.將任意兩個DNA分子連接起來

B.將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分子連接,包括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和堿基對之間的氫鍵

C.只連接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即磷酸二酯鍵

D.只連接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分子堿基對之間的氫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省高三上起點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是定向的變異

B.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

C.如果顯性基因A發(fā)生突變,只能產生其等位隱性基因a

D.通過人工誘變的方法,人們能培育出生產人胰島素的大腸桿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江西省高三上第一次周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白菜―甘藍”是科學家用細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來的蔬菜新品種,它具有生長周期短,耐熱性強和易儲存等優(yōu)點。下圖是“白菜―甘藍”培育過程示意圖,請完成下列問題:

(1)培育成白菜―甘藍植株,采用的技術手段是 。該過程應用的原理是 。

(2)要制備“白菜―甘藍”的人工種子,要在d步驟選取具有生根發(fā)芽能力的 結構,包裹上人造種皮制得。

(3)在a過程中誘導原生質體融合最常用的誘導劑是

(4)要獲得上圖中白菜和甘藍的原生質體,首先需要分別除去白菜和甘藍細胞的細胞壁。現提供以下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蔥鱗片葉、適宜濃度的蔗糖溶液、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蒸餾水、鑷子、顯微鏡、載玻片等。可除去細胞壁。在實驗過程中要選取適宜濃度的蔗糖溶液而不用蒸餾水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江西省高三上第一次周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采用基因工程技術將人凝血因子基因導人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轉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該轉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細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堿基對數目小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數目的3倍

B.可用顯微注射技術將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組DNA分子導人羊的受精卵

C.在該轉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細胞,而不存在于其他體細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開始轉錄后,DNA連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下圖是某種遺傳病的家族系譜,該病受一對基因控制,設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已知Ⅰ2、Ⅱ1、Ⅱ4、Ⅱ6是純合子,請分析回答:

(1)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是________性遺傳。

(2)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和________。

(3)若Ⅲ1與Ⅲ8近親婚配,則生出病孩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性狀以及二者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碼子,末端有終止密碼子

B.基因能夠通過復制實現遺傳信息在親代和子代之間的傳遞

C.性狀受基因的控制,基因發(fā)生突變,該基因控制的性狀也必定改變

D.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從而直接控制性狀,是基因控制性狀的途徑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脫氧核苷酸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開始堿基配對

C.解旋后以一條母鏈為模板合成兩條新的子鏈

D.復制后,每個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條母鏈和一條子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嘉興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加試題】下列文題有關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實驗,請回答:

(1)配制培養(yǎng)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基時,根據“細菌喜葷,霉菌喜素”的規(guī)律,通常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蛋白胨和

作為營養(yǎng)物質,為維持一定的滲透壓,常需加入一定量的 。

(2)大腸桿菌培養(yǎng)和分離的實驗中,在 中進行擴大培養(yǎng),培養(yǎng)液經 后,在LB固體培養(yǎng)基上進行 ,并將培養(yǎng)皿 放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可以獲得如圖效果。 為了檢測接種、培養(yǎng)過程是否受雜菌污染以及 ,應同時將未接種的培養(yǎng)基放入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

(3)通常對獲得的純菌種可以依據 的形狀、大小等特征進行初步的鑒定。

(4)關于“大腸桿菌培養(yǎng)和分離”的操作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高壓滅菌加熱結束時,打開放氣閥使壓力表指針回到零后,開啟鍋蓋

B.倒平板時,應將打開的皿蓋放到一邊,以免培養(yǎng)基濺到皿蓋上

C.為了防止污染,接種工具精火焰滅菌后應趁熱快速挑取菌落

D.用記號筆標記培養(yǎng)皿中菌落時,應標記在皿底上

(5)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其過程如下圖。由甲和載體乙拼接形成的丙通常稱為 ,構建得到丙時必需的工具酶有 。在此過程中,用來處理丁以增加細胞壁通透性的化學試劑是( )

A.氯化鈉 B.氯化鈣 C.次氯酸鈉 D.纖維素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分離、純化大腸桿菌實驗中,劃線接種(甲)、培養(yǎng)結果(乙)如下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接種前應對培養(yǎng)基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B.連續(xù)劃線的目的是獲得單個細菌形成的菌落

C.圖示接種過程中至少需要對接種環(huán)灼澆5次

D.甲中a區(qū)域為劃線的起始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