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突變后的基因中A+C可能不占該基因總堿基的一半 | |
B. | 突變后翻譯過程可能提前終止 | |
C. | 該基因突變可能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 |
D. | 該基因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 |
分析 1、有關基因突變,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
(2)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低頻性(個體的基因突變率低,但種群中個體數,其突變率較高)、隨機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基因突變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
2、雙鏈DNA分子中,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由此可推知,雙鏈DNA分子中非互補配對堿基之和占堿基總數的一半.
3、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例.
解答 解:A、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基因中非互補配對堿基之和占堿基總數的一半,即使發(fā)生基因突變也不會改變該比例,A錯誤;
B、突變后轉錄產生的密碼子可能變成了終止密碼子,使翻譯過程提前終止,B正確;
C、基因發(fā)生突變后會變?yōu)槠涞任换�,可能改變該種群的基因頻率,C正確;
D、由題意知,某基因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導致氫鍵總數減少了一個,可能是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即A-T堿基對替換了G-C堿基對,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種類、時期、特點及意義,掌握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及其應用,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⑤①③ | B. | ⑥②④ | C. | ⑤①② | D. | ⑥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原子數目減少1個 | B. | C原子減少12個 | ||
C. | 肽鍵數目減少8個 | D. | 游離氨基和游離羧基分別增加3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此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若該圖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四種成分,則應加上由丁到甲的箭頭,并可確定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B.若甲為生產者,則甲一定是自養(yǎng)型生物
C.若該圖表示食物網,則該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
D.若該圖表示一個群落,則丁為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遺物物質的改變 | B. | 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 | ||
C. | 原癌基因的突變 | D. | 細胞亞顯微結構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和脫氧核糖都屬于五碳糖 | |
B. | 構成蛋白質、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 |
C. | DNA、RNA的化學組成中均有糖類分子 | |
D. | 纖維素和果膠是植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連接酶能使不同脫氧核苷酸的磷酸與脫氧核糖連接 | |
B. | DNA聚合酶能把單個脫氧核苷酸分子連接成一條DNA單鏈 | |
C. | 解旋酶能使DNA雙螺旋解開,氫鍵斷裂 | |
D. | 一種限制酶能識別多種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種目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能夠把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分解成CO2并釋放到無機環(huán)境中去的生物是(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